逼疯!
这个关键词是8月20日《参与感》媒体沟通会上的一个关键词。
“逼疯”也是小米内部用语,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
《参与感》一书的出版方,读客图书创始人华楠,用了几个数据来爆料《参与感》一书的“逼疯”经历,从2013年11月份开始,这本书竟然历经5次跳票,48次大的迭代。本来预计是4月8日上市,一直“改改改改改”到7月23日才正式下印厂。
这种“改改改改改”的逼疯做法,也让《参与感》在上市的很短时间内,赢得不小口碑,成为微博、朋友圈的刷屏热点,一周多的时间,竟然横扫多个图书榜的第一。据华楠透露:当当总榜近24小时第一,当当总榜近七日第一,当当预售总榜第一,当当新书24小时总榜第一,当当新书近七日总榜第一,当当管理类总榜第一;亚马逊预售总榜第一, 亚马逊市场营销总榜第一,亚马逊电子商务总榜第一;多看阅读畅销总榜第一,多看阅读月度总榜第一。
《参与感》是小米内部秘密武器的大尺度开放,也是阿黎4年做产品、做营销的方法论总结,我看老周都建议内部同事特别是产品经理和市场公关人员要看看。
我跟阿黎对话的主题不是参与感,而是参与感的后台――逼疯。深度拷问一下阿黎这3年做手机最“逼疯”的经历。
以下为黎万强口述:
2011年:最逼疯的是3000万预算被雷总砍了
2011年8月我们要发布手机,之前没有做过任何市场宣传,都在做MIUI的研发。2011年决定开始做手机和小米网,当时想找一个手机和营销的负责人,但和雷总研讨后觉得不合适,我说让我来做吧。雷总让我提市场方案,当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凡客,我们要学习凡客的先进经验,所以就做了一个3000万路牌的方案,结果被雷总全盘否定。他说我们能不能像做MIUI一样不花一分钱,把手机也做起来。当时内部开玩笑说雷总出的是智力题,其实雷总希望我们靠口碑来做产品,不能做广告,我们只好逼自己做新媒体。
小米刚成立时,我们就考虑不开实体店,而是自己做电商。这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因为小米量做大以后,自身需要很大流量,而且要做自主品牌,如果到第三方平台,后路可能被拦死。2011年6月决定做小米网,8月发布小米手机,第一台手机不是从仓库发出,而是在小米办公室发出,当时整个仓库就设在会议室,角落里都是包装盒。9月发出第一批工程机,10月租用凡客一千平米仓库,当时我们认为每天能发出一千单就不错,但9月5日第一次预定就拿下30万订单,小米第一次做电商的节奏实在太快。其他电商一两年做出的成绩,我们只用了6个月。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