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具体落地时很多人收不住,甚至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错误认为多个功能结合才形成壁垒、或者组合拳的力度更大。更有甚 者,为了做功能而做功能,比如大公司养的产品团队,总得有点儿事儿干、不能闲着吧?(对不起,嘴太黑了)很多时候做的东西走进了小众、低产的误区。或者觉 得产品做的太简单体现不出价值,没技术含量…
那么什么是产品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在产品启动初期把需求设计的过于完整和复杂,或者在后期迭代中,把迭代等同于增加功能。
减法:从众多需求中删减,只做最少、最有价值的事儿,迭代中去掉验证错误的需求点。
做加法的欲望从何而来?
经验少,不做难受。见过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一下就要打造一个帝国,美其名曰:“敌无我有,敌有我强”。还有经验少的产品经理,根本没考虑到做些无关紧要的加法是在浪费公司时间,给用户添堵。
我第一次创业时也把产品搞的很庞大,这让我感觉很踏实,觉得自己的生态很完善,觉得别人不会敢做这么大的东西,这么复杂的系统本身就是竞争力….一句话总结下,too simple too naive。
用雷军的话说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本质还是没想明白,没找到最核心的点,没把产品运营节奏想细。
我也曾经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低头执行,陶醉于炫酷的交互设计中…忘记去考虑产品的本质。
我也曾向领导和老板妥协,做了很多蛋疼的东西,一发不可收拾..把产品弄的跟狗窝一样。
所以说工作经验很重要,做过,错过,才知道自己当时多蠢。说到工作经验,插句题外话,为什么大公司出来的或者做过千百万用户的产品经理受欢迎?因为大公司有流量,做出的产品可以快速试错;做过千百万用户、迭代几十个版本,走过的坑和只做了几万用户几个版本的完全不一样。
言归正传。做产品经历多了,就会发现:如果能找到最痛的点切入,再做加法很容易,但是加多了,再去减就很难。能从纷繁复杂的需求池中删减,找到最有价值的需求,在正确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儿,才是牛逼的产品经理。所以说,菜鸟做加法,高手做减法。
那么,怎么做减法?分几个产品阶段来说。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