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上海互联网创业氛围一直不如北京,上海为何出不了马云的讨论非常多,最近腾讯科技深度文章《整体沉沦 上海互联网怎么了》更引发上海互联网从业者广泛讨论。
近日汉能投资CEO陈宏谈及自己对北京和上海互联网氛围的3点看法:
1,上海互联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陈宏称,汉能投资很多客户如快钱、易传媒、齐家网、喜马拉雅、格瓦达都在上海,但整体看,上海互联网企业市值很多在10亿美元左右,50亿到100亿美元市值的很少。相比较而言,在北京市值超1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很多,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也有好几个。
“我大部分旅行轨迹都是在北京,但我经常飞去深圳,反而不是常到上海。投资人都是围绕着项目转,从我们这些投资人日常出行轨迹可看出,上海的互联网交易氛围不算浓厚。”
陈宏对记者表示,之所以很多做投资或基金的人在上海,主要是上海生活环境舒适,特别小资,做基金的人很多是从美国归来,更喜欢上海狭窄的街道,喜欢上海的咖啡厅。
“但从VC的主流分布城市看,北京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依然有很大的优势。上海当地还有上海话和普通话的区别,相对来说,北京是个比较开放的城市,也更容易吸纳人才。”
2,上海高校不及北京多,清华、北大均在北京,有孵化器功能。
陈宏在硅谷呆了多年,发现一个地方创业公司多,创业氛围浓厚,跟当地大学有很大关系,比如硅谷旁边有斯坦福,大学扮演孵化器作用,很多人没想创业,但被周围人感染而创业。
陈宏说,“清华有全校大学生竞赛校长杯,你看复旦、上海交大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弱。”
3,上海与北京文化有很大不同。
陈宏指出,北京是聚会文化、活动文化,但上海是家庭文化。往往上海的朋友来北京被邀请参加各种聚会,会感叹北京很热闹,而上海的互联网企业之间交流不多。
陈宏说,这一切使得北京创业人基数大、VC多,有众多知名大学,学生有优越感,好融资,VC也敢于投资。“北大、清华的学生跟复旦的学生同时来融资,北京拿到钱可能性更大。”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