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为什么我不喜欢产品方法论?

2024-08-12 王柯团队
为什么我不喜欢产品方法论?

经常看我微博的人都知道,我从来都不喜欢产品方法论,经常说,做产品靠感觉,也就是靠产品经理的经验和直觉。

最近发了条微博,希望支持产品方法论的人,能在评论里简单地讲一下,什么样的方法论对他们起到了很大帮助,然后我会一条条的来分析。结果被推荐的“方法论”连10条都没凑齐……但我还是说说吧。

1、极致思维

很奇怪有人会把“极致思维”当方法论,这哪里是方法,明明是鸡汤。所谓极致,当然不是每一点都做到极致,而是对在意的部分做到尽我所能,成本允许的极致。既然在意,用心做得更好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这种追求出自本能冲动,不需要任何人的点醒。如果是因为名人语录才去追求极致,未免动机不纯。

2、单点突破

所谓单点突破,是一种产品价值观,类似于“做减法最重要”,正确性毋庸置疑,但帮助不大。关键是选择哪个单点?如何突破?价值观并不等同于方法,我多次见过争吵的两方,拿出一模一样的价值观来,试图证明对方才是损害用户体验的那个,而自己维护了价值观的神圣不可侵犯。

3、边沿切入

边沿切入倒不是产品价值观,它的适用范围更窄得多,所以算是一种产品策略。同样的难题在于选择哪个边沿?如何切入?作为成功案例的事后总结固然动听,恐怕成功者自己也难复制成功。

4、从产品需求开始就深入用户,在用户场景下去考虑实际操作,产品迭代后时刻追踪,多看数据,多出去调研分析。

以上的道理固然正确,废话居多,与其说是方法,不如说是常识。掌握常识不难,在常识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按照我粗暴的定义,“每一个字都无可争议”的多半不是方法,而是口号,口号不具备指导意义,只能带来精神上的自我认同。

5、快速上线,自己用+看数据+看用户反馈,挖掘用户的深层需求,找出合适的产品形态,快速进行二次优化。

和第4条比较类似,这句话里大部分还是常识。其中“快速上线,快速优化”看上去像是方法,但对“快速”的定义千差万别,于是又回到了产品价值观。

6、用户动机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论

这是尹广磊2012年的文章,讲用户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场景分析”。场景分析是必要的设计流程,也是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重点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案分析,而不是这个方法流程。以“百”为单位的个案分析是产品经理成长的必经之路。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