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在O2O行业的主要矛盾是低下的线下服务能力和水平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线上需求。在各方对O2O行业大势达成了广泛共识后,怎样解决O2O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成为新的关切点。亿欧网联合赶集网,为O2O提供免费的蓝领招聘服务。
最近见了很多O2O公司负责人,他们大多融到了不少资金;在政府的推动和投资机构的支持下,他们的业绩(单量)都涨势不错。在幸福的背后,大家都面临这样的烦恼:单量暴涨,但线下能力无法承载,只能刻意控制规模,眼睁睁地看着投诉率上升。
由线下能力不足导致业务扩张缓慢,这成了O2O创业的结症,并且无药可治。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创业,其边际成本迅速递减的特点十分明显,一款产品进入爆发期后一日之内揽下100万用户也不足为奇;正因为这个原因,纯互联网创业的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巨头靠流量加资金资源能迅速灭掉创业公司。最后的结果是巨头越来越强、创业公司生存艰难,当年一句“狗日的腾讯”就曾引起了广大创业公司的共鸣。
O2O是另外一套逻辑:获取用户的难度大、速度慢,时间性和地域性限制明显。O2O的幸运之处是这个,苦逼之处也是这个。幸运是因为巨头所擅长的规模和流量效应在O2O这个事情上的会大打折扣,自己做难度太大,投资入股成为了巨头布局O2O的最常见方式,一堆O2O创业公司因此受益。苦逼是因为,O2O创业难以快速扩充规模,大多数公司和人熬不过艰苦的“八年抗战”。
有不少O2O公司试图走“捷径”,典型的做法有两种:1)只做线上(Online)部分,打造纯平台;2)重度垂直的O2O公司,收集大量订单自己承载不了后转给其它线下服务方。第一种纯平台的做法面临巨头的竞争,创业公司起家做纯O2O线上平台,无论是信息、社交还是交易的,绝大多数没有发展起来。第二种重模式的O2O公司,在大力进行了线上推广后,订单量暴涨,它们把订单量转给了线下其它服务方处理,质量无法把控导致投诉率猛增。
我本人和亿欧网其它同事近期接到很多投诉,无一例外是某洗衣O2O公司把衣服洗坏了,某上门按摩O2O公司无缘无故把订单取消了,在某外卖O2O公司的APP上订了餐2个小时才送到……O2O行业里面的笑话是:某线下人员戴着A公司的头盔、穿着B公司的服装、骑着C公司的电动车、拿着D公司的手机在沟通业务。很显然,线下能力越来越成为O2O公司的命门。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