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各种创业者的发言,风格相差悬殊,颇为值得玩味。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迈,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彷徨,有“打脱牙齿和血吞”的悲壮,还有“断肠人在天涯”的绝望。创业和婚姻有些相似,在外人看起来,一切都挺好,但个中滋味,点点滴滴,冷暖自知。
我第二次创业即将满三年,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我对创业者的观察,谈谈我对创业的看法。我把创业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的前三个月,第二阶段是创业的前一年,第三阶段是创业的前三年。一般来说,如果创业熬过了三年还活着,而且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那说明公司已经渡过创业的危险期,开始进入成长期。这个时候公司不会那么容易死了,但能做到多大,则要看这个行业和这个企业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论。
先说创业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创业的前三个月。这个时候创业者往往还只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甚至还没有形成产品,更没有得到市场的应征。这个时候的创业者有点像刚刚上战场的新兵,每天都很兴奋,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这个时候的创业者要么在埋头做产品,或者发展种子用户;要么在写商业计划书,然后见各种天使投资人。总的来说,这个时候的创业者是比较容易“自嗨”的,整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效率也非常高。
如果进展顺利,三个月之后产品雏形应该出来了,运气好的话还拿到了天使投资。这个时候要开始进行产品测试,产品测试一般有两种结果:一种情况是产品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但这个概率很小;另一种情况则更为常见,那就是产品一经推出,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是创业者要经历的第一次打击,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创业者选择了退出,而一些创业者则会选择坚持,继续打磨自己的产品,或者尝试新的方向,争取第二次尝试的机会。
时间过得很快,创业者三个月的“自嗨期”很快就结束了,少数幸运儿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这些创业者会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感,内心有些飘飘然:创业也就那么回事么!但大多数创业者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开始面临艰难选择,开始意识到创业并非自己之前设想的那么浪漫,而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大逃杀”游戏。他必须不断修正自己之前的想法,要么是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要么是修改之前的商业模式,以期能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