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做社群简单,跟建黄埔军校一样

2024-08-12 王柯团队
做社群简单,跟建黄埔军校一样

建立有逼格的社群

如何去做呢?

有了思想,有了精神内涵,群主需要形式,逻辑思维搞了“会来事”,就是用集体的力量去帮每个人。我发明了“孟尝令”,也是这个用处。每个社群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形式,去帮助每个会员,倡导分享,利他精神。

从技术层面来说:

第一、建收费群,尽量不搞免费群

人与人的距离啊,就隔一件内衣,能够脱衣相见,基本是真爱,真朋友,真认可,这是社群会员筛选第一步。

第二、控制群规模

按社会学家罗宾邓巴理论,150定律,人类的脑容量和精力,只允许维持150人的稳定社交关系。因此,我自己的群,我指导的群都是150人上限规模。我是不赞成500人大群的。人的层次越好,群规模要越小。如果是商业资源整合群,我建议50人规模,这是古罗马作战单元的人数。

第三、构建群价值观,设置群活动形式

干货,是不是以分享为价值观?活动形式,是不是线上分享,线下聚会,还可以不断细化。

第四、设置群管理群,群中有群,公司化运营

这个取决于第一步,需要收费建群,才可以给管理团队发工资、发补贴。群要职业化运营,群主,管理员就是新的职业种类,群主持人,群编辑等等都是员工,自由职业者。

第五、把弱关系搞成强关系。线下聚会,或者搞产品,搞众筹,搞项目。

微信群到社群的转变

社群需要两个动力,一个是精神动力,一个是肢体的动力。就如同功夫,一是用气息,一个才是用四肢。社群的气息是什么,是精神纽带,是群主的魅力。如果干货帮没有平板哥的号召力,大家不是他的铁杆粉丝,这个气息就没有,社群机器发动不起来。有了精神领袖,又没有一些仪式,一些形式,也是乌合之众。

群体的行为是混乱的,每个人进群带有不同的目的,在群里表达不同的内容。有人自拍,有人发链接,有人发红包,有人一直潜水……每个人表达不同的声音,社群就无法成为社群,仅仅是一个多数人旁观的微信群,食之无味,退之可惜。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