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金融危机时斯坦福一位教授和我说:金融危机,正是早期投资最好时候。本期#思维方式#,节选自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 高翔 在由“宜信财富”组织的与投资者分享演讲,转载自微信号:Yixincaifuguanjia。
不是春夏秋冬,是春夏冬秋
现在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经济进入寒冬,很关心股权投资是否会受影响。其实,因为早期投资周期比较长,所以一般不太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过去十几年,我们已经历过四到五次不同程度的寒冬。所谓寒冬,并不可怕,大家要理解:一个大的领域的发展,一定会经历一个春夏冬秋的过程。
刚开始时,它会进入一个春天,这实际上是一个萌芽时候,会有很多小公司冒出来,去琢磨这个方向上的一些机会,有一些先知先觉的投资人会在这个时间点投一些天使。
接下来会进入夏天,夏天会有更多投资人关注这个行业,然后会有更多钱投进来,把这个行业推到一个相对泡沫时期。这时表现是估值会变得极高,极多创业公司拿到钱,把整个行业推到一个很高峰位置。
接下来,不是秋天而是冬天,一夜之间,突然估值变得很低,很多公司也拿不到钱,进入一个沉淀期,不好的公司会慢慢死掉,真正好的公司会开始浮现。而经过冬天这个时间点能存活下来的公司,就会进入秋天,进入一个成熟期。基本上,在整个互联网各个领域都发生过这样一个周期性结果。
比如 2008、2009 年电商最疯狂时,电商企业的估值极高,可能是销售额的 20 倍甚至更高。但突然之间,你就是一倍的销售额也没人去投资你了。但是在经过一两年冬天之后,唯品会、聚美优品、京东都上市了。
今天大家感受到的寒冬,当然一方面跟中国宏观经济有一定关系,但从互联网本身讲,它今天的寒冬,其实是和 2014 年这个创业大年大家对 O2O 项目一个疯狂投资结果的反映。
去年拿到钱的公司,在今年开始,会用一个更稳健的方法去打市场,有一年到三年时间(这个时间其实通常情况下是不固定的),当有好的公司走向上市时,这个市场又会重新活跃起来。另一方面,其实并不是所有互联网领域都会进入寒冬,只是在过去已经热过的领域,今天会变成寒冬,因为有很多该拿到钱的公司已经拿到钱,剩下的是消化的过程。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