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模式,分清敌我
毛**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我,同样也是做企业的首要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在选择自己的立场。有了立场,才能认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我们可以贸然地做个结论:对谁收费,谁就是企业的敌人;对谁免费,谁就是企业的朋友。
对谁收费,必然站在谁的对立面。哪怕只收一元钱,用户也会思量,一元钱也是钱啊,还能再降一点吗,能省一毛是一毛。有偿服务的双方,天生就是交易关系,必然存在厮杀般的博弈。
对谁免费,就和谁站在一条战壕里。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交易,就没有猜忌。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因为没有利益混杂其中。
免费潮流,浩浩荡荡
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大行其道,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2006年,AVC的弗雷德.威尔森首先提出了Freemium商业模式,意指用免费服务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其他服务获取利益。2009年,克里斯.安德森出版了《免费:商业的未来》,给熊熊燃.烧的互联网免费大火,又添了一大把干柴。
商家采用免费模式,不是为了慈善,而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安德森在《免费》一书中,总结出了建立在免费基础上的50个更具体的商业模式。既然是商业模式,必然要有收入的来源。世间还没有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是完全彻底的免费。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不可能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企业也必然有自己的敌人。
用户使用Google、Gmail免费,谷歌是用户的朋友。企业在Google、Gmail上推广商品,必须收费,谷歌是企业的敌人。对朋友免费,对敌人收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安德森称此为“交叉补贴”,这是互联网企业很独特的一种间接收费模式。而传统模式一般都是直接收费,谁用谁付钱。
对朋友像春风般温暖,对敌人像秋风般冷漠,在日常生活中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传统的商业模式,颠倒了这种顺理成章。谁有钱谁是大爷,就算心里看不起对方,脸上也要表现得毕恭毕敬,和气生财嘛。不管对与错,这种生活和生意的分裂、错位,大家早已见惯不惊。有意思的是,免费模式再次颠覆了看似必然的商业传统。
互联网免费模式中,最受重视的不是付费的敌人,而是免费的朋友。百度几十万家付费企业,有谁真去关心这些企业是谁呢。付费了不起啊,生意而已。爱来不来,爱去不去。百度小小翼翼伺候着的,是十几亿不付费的用户,绞尽脑汁也要提高免费用户的满意度。不论是与非,这种生活和生意的一致,是不是更符合人之常情呢。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