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免费史(音乐、电影、游戏、安全)

2024-08-15 王柯团队
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免费史(音乐、电影、游戏、安全)

作为一个从2001年开始上网的网民,我感受到真正的互联网历史更多不是活在报道中,而是活在网民的见证中,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互联网的事情发生的太快,昨天还在欢呼今天就已经消失,我们不停追逐着新鲜,而遗忘则已成为常态。本篇文章,我希望能从“免费”的角度,来看另一种互联网历史。

一,音乐

音乐其实在中国一开始也是收费的,早期由于存储和网络宽带的不发达,音乐依靠卖磁带,CD,电视台点播等方式来向用户收费。后来则是依靠下载收费,曾经的CP(内容提供商)与SP(服务提供商)混合的短信收费就是音乐收费下载的好时代,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收费的模式下载音乐。曾经各大供应商为了版权一直都在不停打官司,不能说中国那时也进入了iTunes的好时代,只能说是由SP利益催生的一种特定历史下的产物,用王朔的话说“看上去很美”。果不其然,之后逐渐有了各大免费听音乐的盗版网站,可以免费收听音乐,盗版音乐就此崛起。

yingyue1 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免费史(音乐、电影、游戏、安全)

目前的音乐已经全面免费,各大音乐提供软件都利用了“避风港”原则,使得用户可以免费收听MP3等格式的音乐。所以像酷我,QQ音乐等都是不开放海外收听的,只有大陆用户才可以使用,海外是有版权问题的。当然百度除外,百度已经逐渐洗白,百度早期也是“避风港”的做法,但后来逐渐买下了版权。

曾经音乐人是当然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制作的音乐免费出来的,这曾经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当然目前明星所在公司也是不愿意免费的,但又不得不免费。高晓松们嚷着要向听众收钱,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现在音乐版权所在公司对盗版的容忍能力变得如此之高?要知道如果公司想要整治盗版,在当前法律环境下也是相当容易的。很明显,在娱乐圈竞争如此空前惨烈的情况下,封杀盗版音乐已经等于封杀音乐人,而音乐人已经不再依靠原创音乐获得收入,他们的收入更多的来自于演唱会,代言,电影,活动等等。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