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大众点评上市:第四巨头与三位上帝

2024-08-12 王柯团队
大众点评上市:第四巨头与三位上帝

若要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竞争中成功突围,除了顺利上市,大众点评还需要做到一点:服务好“三位上帝”(用户、商家和投资者),如此,才能实现其创始人张涛“第四巨头”的梦想。为何说“三位上帝”呢?因为用户、商家和投资者都是大众点评直接或间接的“金主”。

用户:不想成为“一次性”消费者

2003年,张涛创立大众点评,灵感源于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信息需求。人们在消费之前,总要依赖可靠信息来做出决策和判断。大众点评的出发点,正是基于此。餐饮点评模式为大众点评首创,也成就了大众点评。

随后团购兴起,团购行业先后历经了“百团大战”、“千团大战”和“寡头大战”。低门槛、低成本催生了团购网站的“数量繁荣”。由于其模式单一、竞争激烈,一轮大混战后,可谓“尸横遍野”。在“混战”中,消费者既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侵权频发、维权艰难。

也是因为这轮“混战”,消费者的理念开始发生转变,人们在弱化对信息的依赖,强化对服务的要求。用户不接受“一锤子买卖”的生意模式,更不想做“一次性”消费者。虚假信息、产品缺陷和服务缺失,都会令消费者不满。

尤其是进入寡头竞争阶段,除了资本层面的竞争与合作,企业更需要在服务和品牌上发力。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竞争,不仅仅是“本地”大战、“生活”大战,更是“服务”及服务背后的品牌大战。

大众点评要做的就是玩“差异化”。它也确实在这么做。差异化体现在个性化、社交化和移动化,差异化的用户体验需要大数据技术做后盾。联姻腾讯,就是典型案例。

商家:不想成为“一次性”消费场所

经历了团购的“过山车”和互联网“洗礼”,商家也越来越意识到,团购能迅速创收和降低成本,但重复购买率低,回头客少。个中缘由,恐怕跟商家的服务质量和网络营销有关。显然,商家的弱项就是大众点评的强项。

大众点评前期更倾向服务用户。O2O模式下,用户是上帝,商家也是上帝。商家的需求包括增加新顾客、回头客,以及顾客的口碑传播。大众点评要满足商家的需求,就不能仅扮演渠道和平台的角色,还需成为技术服务商或营销参与者,除了添入口、导流量、便利顾客支付,还需帮助商家积累、管理、利用顾客的消费数据。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