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此文的原因无怪乎很感慨,因我认识的多数娃都是此文中所谓的精英。
facebook, twitter自然稀松平常,iphone, Thinkpad, macbook pro的普及率也不要太高。精英们在做的,就是紧跟国际最新技术潮流,讨论的不是Android开发就是iphone平台,做咨询必去麦肯锡,进投行必进摩根士坦利,搞IT非IBM,Microsoft等500强不去,对银行IT均嗤之以鼻。
我们一直以为中国的市场是金字塔型,却真没意识到原来是个大图钉。一小撮有识之士站在图钉的尖端,谈起新技术一脸兴奋畅想着如何能用来改变国人生活云云。。却不知要影响的大多数人均还在钉帽上。连受众的基本消费习惯都不清楚,又何谈影响呢?
曾在淘宝做咨询时遇到过不少低学历卖家客户,的确是excel不会用,word勉强只会打字,看数据图表就泛痴呆状。但是就是这样的草根小企业,小公司,他们的老板往往是具有第一手的丰富业界经验:有的是裁缝做了10多年,对面料做工质地款型了如指掌。有的是钻石厂的老行家,谈起切割工艺,宝石进货等等是如数家珍。如果没有这些店主,所谓价廉物美的淘宝将要失去多少颜色呢?
麦肯锡手中的是big name,淘宝有的只是众多中小草根民企家。但是你很难说在中国谁的影响力更大。甚至说普罗大众,知道M的少而用过淘宝的多。
技术有别于金融。如果我们的目的真的是“改变国人生活”,请探出头去,请深入到民众生活去。iphone再热,也只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3%。那剩下的97%,还等着您去挖掘,去书写,去创造。
原文内容:
我有两个朋友。
L的公司在上海,大半时间跑广东。他是华南某所不太知名的大学毕业的,小眼睛质朴男,多年以前还是个文学青年。哥们做手机网游的,我见他使过好几款手机, 但最贵的一个也不过1千多块钱。比起什么Web2.0、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他更关心珠三角的几千万农民工和城市边缘的大学生“蚁族”,怎么关心?在东莞的 夜宵摊上跟他们拼啤酒,在富士康厂区外网吧里刷夜,跟靠做他们生意开上宝马的便利店老板扯淡……
W猫在北京中关村。他从小就是个脑袋很大眼睛发亮的天才少年,数理化成绩很好,逻辑思维超强,英文和中文一般流利。在首都某著名大学毕业后,W 直接去美国名校拿了硕士,接着回国创业。我一直觉得,他是硅谷Geek们的中国版。诸如iPad之类的新技术玩意,我总能第一时间从他那儿找到。他也是国内把玩Facebook、Twitter、Groupon、Foursqure的人。啥叫互联网的未来,W做的网站就代表互联网的未来。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