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位创业者和我讲他在带领团队做一个将爱踢球的人集中在一起的App,我告诉他你的创业方向错了。原因在于你的目的是要为爱踢球的人提供服务,而你现在却在竭尽全力的做App,你应该做的是设计你为爱踢球者提供哪些服务,App只是你提供服务中的一个不是全部。
2012年12月我曾写过一篇文章《2013手机App发展趋势预测:遇冷和洗牌》,文章有两个观点,第一个是App已经到了发展瓶颈期;第二个观点是手机App未来与生活服务结合是最大前景。
现在两个观点都得到了印证,不论是AppStore还是各大电子市场,用户下载最多的几十款应用都基本一样,剩下的绝大多数应用都处于沉睡状态。而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中也就装10款左右的应用就足够了。另外,O2O开始成为新的创业方向,App是提供O2O服务的一种形式。
我两年前的预测变成了现实,现在时间又到了2014年的年底,希望再做一次预测:App已死,服务永生。
首先,App的快速增长期已过。一方面,用户对安装App的新鲜感已经不再,除了社交、搜索、地图、电商、金融、阅读、音乐、游戏等几类App外,用户认为安装App是一种负担,而这几类App也都已经进入了寡头市场,新进入者没有任何机会;第二方面,风投公司已经不再为App投资,这意味着创业者没有2009-2012年这三年间的融资环境,无法支撑创业公司走下去。第三方面,App过高的开发成本、推广成本也阻碍了创业者前进的道路。
其次,几大开放平台提供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服务提供方法。目前,微信公众号、百度直达号、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都为创业者提供了云服务器、开发工具、流量接口,开发者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服务接入这些开放平台,并为这些平台上的海量用户提供自己的服务。这种创业方式更简单,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因此,创业者应该清楚App只是为承载服务而生,绝不是其创业目标,也不是提供服务的全部。
再次,App、轻应用、公众号一个都不能少,反而App不能先行。在2009年-2012年,很多人认为App是提供服务的唯一手段,移动搜索找不到App,PC端的搜索导流模式行不通了;而随着HTML5技术的成熟,以及百度、腾讯、UC等公司在轻应用(WebApp)上的推动,让WebApp的功能(消息推送、帐号体系、LBS)、体验与App相差无几。
除了轻应用外,微信公众号也开辟了服务接口,功能越来越丰富,对App也是极大的替代。所以希望做O2O的公司必须要在App、轻应用、公众号上均提供服务,甚至将更大多运营成本花在轻应用、公众号这些开发成本、推广成本更低的平台,抽出主要的精力做好商品和服务。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