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内容】
相信大家对现在APP推广难的问题现状都不陌生,汤圆是我从今年3月开始带的产品,垂直细分小众,还是搞写作的,门槛也比较高.通过这大半年的各种方式尝试,目前汤圆的日新增相比年初提高了几十倍不止(当然基数不大,开始也就几百)作为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第一件事毋庸置疑是渠道。这点相信大家也都看过很多关于渠道推广的文章了。小米,360,豌豆荚,百度这些线上渠道。其实现在的状况对于新手来说,既好又不好。好在市场渠道的玩法相对规范化,不用去猜,大多有现成的规则去遵循就好,坏在个人能力发挥空间有限
1、线上渠道――应用市场
渠道流量相对集中,推广人员的精力也可以相对集中在几个流量和用户质量比较好的渠道。目前汤圆比较专注的渠道有小米,360,豌豆荚和百度等。免费的方式不外乎申请首发,联合活动。当然也可以招个渠道关系比较深的商务,通过和渠道的运营小编做一些私下交易,着重说说付费。首先这几个渠道是不会刷量的,这很重要。经历过几次脸被刷白的状况,就会明白,真量多可贵
CPD是目前大家都在用的推广方式,竞价排名。没什么太多诀窍,需要专人盯着后台不停的去尝试价格,竞争到转化率比较高的渠道位置。如果费用不太多,产品也不太吸量,可以选择每天集中一个时间短,可能是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竞高价,获取品牌露出。在开始做推广后,会有许多代理找上我们。都声称自己量大质优,交学费的过程开始了。一般我们的操作方式是,先打个渠道包给对方上线去试。
目前汤圆用户量在100W左右,日新增6K-8K,渠道投入每月不超过5W。刷安卓市场分类榜单是我们做的第一个渠道动作、现在这块每月大约结算1-2W不等,单个用户成本(真实用户)在1.5-2元左右。当然单个用户成本根据各家产品不同也有浮动,像中华万年历这种工具类产品可以做到几毛钱一个。而想糯米这种电商类产品,上百也不奇怪,我给汤圆设定的单个用户成本上限是3.5元.目前看来,刷榜是相对性价比和可信度比较高的方式。不过之前有另一个朋友做的社区类产品今天告诉我它们刷榜单个用户成本得十几块
大概跟行业了解了一下现在的用户成本,但如果各位产品里有自己的金融体系,其实可以根据人均产生的消费来设置自己的单个用户最高成本。之前我一个朋友的电商导购类产品,单个用户成本在5元以内,因为他们发现,每个用户平均每年在它们产品中产生的利润是5元。汤圆的3.5元其实没有做太多调研。目前一个A引入的价格在1.5-2.5之间,当然这里面根据各家渠道不同,质量不同,还是有一些水分的,目前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水分过滤掉。2013-2014,行业普遍对安卓的单个用户定价在3-5元,iOSzai 5-8元,所以当时拍了个脑袋,3.5元。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