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来自中国本土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史上最大IPO”的身份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纽交所的钟声不绝于耳。阿里路演成功地把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国的电商企业。
电商的IPO大戏:排场越来越大
从顶着“国内电商第一股”头衔的麦考林到“史上最大IPO”的巨头阿里,先后已经有麦考林、当当、唯品会、兰亭集势、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共7家电商进入美国上市的资本大盘中,颇有一种七剑下天山的磅礴气势。
目前国内已成功赴美上市的电商企业如下:

自麦考林、当当网、唯品会和兰亭集势上市之后,2014年的电商上市大戏中,聚美优品、京东和阿里在市值体量上都是上一波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阿里高达2285亿美元的估值更是令人咋舌。
从市值具体数据来看,市值体量飞速扩大,“国内电商第一股”麦考林上市时估值为2.1亿美元,后起之秀聚美优品的市值体量是麦考林的19倍,京东是141倍,而与阿里市值比较,体量上看就像是蚂蚁和西瓜。
从业绩上看,相比较之前麦考林、当当网等的亏损上市,聚美优品在上市时实现了七个季度的盈利。京东上市后首份财报成绩单发展势头向好,交易总额达630亿元,同增107%,其Q2亏损主要源于与腾讯合作涉及的资产收购,刨去该因素之后净亏损只有1180万,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1.5%。
当前国内电商发展总体环境更好,用户习惯已经培养起来。更重要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8.4%,这意味着未来电商对传统零售的替代空间还非常大,这说明目前的电商企业正处于一个正确的行业和正确的时代。
这一波电商上市潮的背后也凸显出国内电商正日益集中,出现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的局面。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