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电商
大多数人都有感受,从去年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有几个朋友开始在你的微信朋友圈里面疯狂的刷屏卖东西:代购、奢侈品、包、衣服、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物品。微信朋友圈电商出现了,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国内有那么多大电商网站,为什么这些微信上的电商能生存,还生存的很好?这代表了些什么需求呢?刷刷屏就能一个月卖出去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流水呢?
下面是通过1000个微信号监控朋友圈数据,微信朋友圈电商的种类:

有目的购物与无目的购物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线下的购物行为说起。一般来说,按照我们购物过程,极端点可以划分成:有目的购物、和无目的购物。
有目的的购物的特点:用户有了需求,去购买。购买过程中会考虑商品的:品牌、质量、价格、商家信用、功能等,习惯货比三家。这里面会有需求非常强烈的,也有需求没有那么强烈的之分。大家都能理解这种用户心理不再赘述。
无目的的购物的特点:用户在看到商品之前,没有强烈需求。比如没有任何需求的逛街,散步遇到的地摊,或者在旅游景点看到的纪念品。看到商品后,再考虑是不是自己购买。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商品(或者营销的感觉)让自己觉得自己需要,会购买。或是看到独特的商品,冲动消费。
在真实的场景中,这两者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很少有那么严格的区分。
所有的卖家,都希望把有目的购物,转化成无目的购物。这种方式在英文中叫:upselling,中文没有一个专有词来描述,我们可以称为“扩展性消费”。购物商场、大超市都会想尽方法让你停留,宜家设计成迷宫似希望你多转一会等,都是希望带来更多的扩展性消费。
有目的购物+扩展性消费,占据了主流的购物过程。而纯粹无目的购物,想对来说占比少。
好,接下来我们转移到线上的电商。
目前线上电商的大多数的购物行为,都是有目的购物+扩展性消费,淘宝最为典型:价格非常透明,每件商品都有很多卖家可做对比,容易检索,系统支持的价格排序、信用排序、销量排序、用户评价等让用户方便在自己关心的关键问题上(价格,信誉、质量)做出快速的选择。再通过数据推送和广告展现,吸引扩展性消费。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