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在家,读完了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新书《参与感》。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在研究小米粉丝团营销,想把这本书当做资料来读的,对这本书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期待。刚拿到书的时候,我还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消息,问为什么黎万强这么忙还有时间写书,调侃这本书是不是有人代笔。
等我读起这本书来,则完全被吸引进去,被书中的很多观点所触动。黎万强是设计师出身,所以这本书的文字直白,几乎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都是一些大白话,但是却能够把一些很前沿的道理讲的很清楚,让人很信服。
我虽然没见过黎万强,但从这本书里来看,黎万强在小米的身份类似于分管营销的VP,所以小米粉丝团营销和商业模式的幕后推手很可能就是是黎万强。无论是小米手机的广告,小米手机的每一次营销活动,小米手机的发布会,小米手机的每一页PPT,也都带有有阿黎的痕迹。作为设计师出身的黎万强,在这本书中没有总结出复杂的理论,但是设计师出身的他有着敏锐的直觉,这种直觉让他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分化断裂的时代里,能够带领小米手机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以至于摸索出一套被人纷纷效仿的小米模式。
这本书的主要理论,就是他不断强调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三个战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在我看来,这个三三法则,不外乎营销的三个要素:内容、渠道、激发机制。
先说内容。对于小米手机而言,写的每一条微博、编辑的每一条微信图文、策划每一次活动、每一个产品广告、每一场产品发布会甚至每一页PPT,都是在社交网络以及其他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内容。最为重要的是,产品即营销,小米手机推出的每一款爆品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是网友口碑相传的主体。
再说渠道。对于书中所说的吸引粉丝,构建粉丝团,在社交网络上做自媒体,其实还是自建传播的渠道。在粉丝团营销模式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媒介都是要购买的,无论你是做电视广告,还是报刊广告。但是,小米手机有了粉丝团以后,可以不用花一分钱,粉丝就替它口口相传做营销。这也就是为什么黎万强所说的,创业公司不要做广告,而要做自媒体营销。截止到2014年6月,小米论坛有2000万用户,QQ空间有3000万用户,微博和微信用户都超过600万。小米手机在这4年的发展过程中,正是充分利用了社会化媒体的运营红利,积累了大量粉丝,相当于自己在互联网里建立了口碑传播的渠道和通路。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