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H5 这个名词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就在 2014 年,一项本来还不太成熟的技术在微信的社交舞台下大放异彩,让我们见识了「移动+社交」爆发的巨大能量。
然而这不是偶然,而是趋势。在具体介绍H5营销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份 eMarketer 的数据,其中显示了 2012 年 ? 2018 年品牌在不同媒体渠道的预算比重:

相比电视、杂志、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品牌营销在数字和移动方面的投入在逐年上升。而且,在所有渠道预算中移动技术的投入增长最快,远远高于其他渠道的增长。当然,这样的结论你应该不会感到惊讶,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 24 小时手机陪伴的生活,而品牌最关注的就是消费者「在哪」的问题。
据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每天要查看手机 150 次,44% 的人睡觉都把手机放在身边,9% 的美国人承认他们在嘿咻时使用手机……毫无疑问,手机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媒介,从早上醒来到临睡前的一秒,这个几英寸的屏幕都在和我们「交流」。
显然,移动营销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广泛应用的签到、二维码技术,正在兴起的 iBeacon、微信的 Wifi 连接,还有就是本文将与大家分享的 H5 技术。文章有点长,可能需要费些时间阅读,全文包括:H5 技术简介及其特性,怎么实现、有哪些应用场景,以及如何推广等内容。
Part 1 什么是 H5?
经常有朋友找我咨询 H5 的问题,但是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 H5 的理解都是停留在用户层面,邀请函、小游戏、品牌展示、抽奖等等。其实如果上升到营销层面的话,仅在用户层面去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传播都要考虑有效性的问题,如果100w pv带来的只是刷屏效果,而对品牌带不来任何有效转化,这样的传播显然是不成功的。
对于事物的理解,如果不能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我们很难跳出原有的思考框架去看问题。因此,这篇文章我想以更原始的角度,从H5这项技术本身为出发点去阐述;事实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质上也是需求驱动的,程序语言其实是高于应用层面的产品。以下的内容希望不会太晦涩,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