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搜集出来压箱底的干货,综观17家企业所谓失败的背后。你看到了神马?请带着问题阅读。为了节约大家时间,先亮观点再讲故事。觉得好,就点个赞!(最下面,你懂得)
1、从亿唐网的失败来看,创业团队的组合不要梦幻化,不要明星化,创业是个苦活,一开始就太高端的人沉不下去,班子最后是技术,营销等差异化组合。
2、e国1小时的失败再次验证时机很重要,晚一步赶不上,早半步也是找死,要顺势而为,而不是企图让一家公司来撑起整个产业链,这是天方夜谭。
3、博客中国大肆扩张,没考虑人员成本,这个管理错误很低级,如果不能预估自己的营收能支撑几年,意味烧钱,就不是一个好的创业者。Mysee也是如此,把投资人的钱不当钱花,也算是个败家子,这样的人会被行业封杀。
4、桥哥的风格是,每个领域我都要进。只要找到合适的人,给你一笔钱和一个时间段,做得好,就追加,做不好,就撤。就我个人而言,在互联网中,对这种因人成事的做法还是比较认可的。
5、少年得志不是什么好事。五分钟创始人都是大学生创业,没有工作经验,而融资成功后,一度冲昏头脑。最后优秀团队成员不断流失,公司转型失败也可想而知。
6、街旁网,LBS概念火起来的一个公司,现在也销声匿迹,变成了先烈。是不是第一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活下来。
正文:
看十个成功故事,不如看一个失败故事更让自己警醒。作为经历过过去12年中国互联网的老兵,我彻夜整理了有代表性的17个失败案例,为有志创业的人提供了从公司财务,定位,团队,市场,资本,政府监管,用户价值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也希望大家共同一起来探讨如何避免失败。
1. 亿唐网
不少人还记得2000年北京街头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亿唐广告牌,“今天你是否亿唐”的那句仿效雅虎的广告词着实让亿唐风光了好一阵子。亿唐想做一个针对中国年轻人的包罗万象的互联网门户。他们自己定义了中国年轻人为“明黄一代”。
失败的教训:缺少定位,融资过多
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5个哈佛MBA和两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