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90后创业明星的幕后推手与吹牛潜规则

2024-08-12 王柯团队
90后创业明星的幕后推手与吹牛潜规则

这几天,一个名叫余佳文的90后创业者在央视一个节目上的演讲视频在朋友圈疯传,标题起的也非常危言耸听:“一个90后,把整个互联网圈都激怒了…..”让我也忍不住点进去看完了整个视频,而今天又在不同的群里,看到关于这个视频的讨论,让我实在是不吐不快。

吹牛其实是行业“潜规则” 

首先,余佳文在视频中一些关于企业运营数据的描述争议很大,比如用户数突破1000万,比如获得阿里巴巴几千万美元投资,又比如明年盈利1个亿分给员工等等,很多人认为他吹牛太过,甚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扒皮和解读。而对于他的吹牛,东楼想说的是,其实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

1、有关融资金额

关于融资金额的虚报或放大,这个其实是行业的潜规则。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关于投资这个事情是比较敏感的,一般情况下,初创企业是不愿意公布具体的投资数字和投资方所占比例的,因为很容易被算出公司整体的估值。因此在投资数字这个事情上,企业一般都是含含糊糊的,一般常见的表述就是上千万元,或者数千万,这个说法很有想象空间,让媒体捉摸不透。但是,只要是证实获得投资,媒体所要的新闻价值已经得到,因此大部分媒体也就不深究到底投资多少了。

实际上,因为只能听企业的一面之词,可以说大部分媒体报道的企业融资金额是具有掺水分的,甚至有的水分相当之大。东楼也常常听到一些企业老总私底下八卦,其实哪家报道获得数千万美元的企业,只获得几百万人民币投资而已。

另一方面,为什么企业随便说融资金额,被投资方一般都是默认呢,其实这也是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默契所致。投资方巴不得吹的再多些,这样说不定可以引来更多的接盘侠呢。凡此种种,事实上,所谓的融资金额也不过是公关手法,包括这次余佳文在央视录制节目说获得阿里巴巴几千万美元的投资,我们听听就好了,大部分不太靠谱。

2、有关用户数量

关于用户数量的猫腻和潜规则就更多了,事实上我说的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一般做过互联网企业运营的人都应该心里有数。所谓的媒体报道的用户数一般也是仅供参考而已。大部分媒体记者,对于产品的运营数据其实是不太了解,比如什么下载用户数,安装用户数,激活用户数等等,大部分媒体或记者是不甚了了的,因此企业就会跟媒体玩起猜谜游戏。今天对媒体说我们下载用户超过1亿元,然后不太懂行的媒体就误以为真实用户达到1亿,而实际上下载根本不等于安装,更加不等于活跃,这1亿的用户具体到真实的用户数,可能之间的差别会差个几十倍都不止。因此,对外媒体宣传时,很少有企业会拿出真实数字的,一般都会double,狠一点的乘以10都不止。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