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小米科技、滴滴打车、大众点评和美团四家公司的融资额超过了5亿美元;而今年年初这一势头还在持续增长,1月15日,快的打车宣布完成6亿美元融资,“饿了么”外卖平台也传出将获达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这些大额融资对于初创团队而言,我只想说:看看就行…….
着眼于当下的第一笔融资对创业公司来说更为重要,这无疑对整个项目是有巨大推进作用的,就连刘强东在创业课堂的演讲中也说道:“如果有投资人愿意给你投钱,尽快把钱拿到手。现在傻钱非常多,你要多拿钱,因为傻钱很快就消失了。”
那么,创业公司在第一轮融资时究竟应该注意什么?
当我们面对各式各样的投资人,有天使、VC、PE还有战略投资人,应当根据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来选择。初创公司更多接触的是天使投资人或者VC,但不论是什么样的投资人,对方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创业者都会考虑以下问题:我的股权会不会被稀释掉?我公司的估值该怎么算?我认为以下问题值得创业者关注:
创始人不要单独为期权池埋单
第一轮融资时尽量设立小期权池,创始人不要单独为期权池埋单。一般VC在投资谈判时都会要求目标公司设立一定比例的期权池,这个期权池肯定会被要求在投资前设立而且不会由VC的股份掏出来。如果说创始人原本的股权比是100%,VC投进20%,而他还会要求设立20%的期权池,这意味着融资完成后的股权比例是,创始人60%,VC20%,期权池20%。
当公司面临第二轮融资时,随着公司发展股权激励计划的进行,期权池很有可能已经不足20%,第二轮的融资者也会向目标公司提出相应的期权池要求,那么公司的原始创始人的股权会面临进一步稀释。
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会建议在公司一开始就设立一个大期权池,这样即使第二轮融资后,期权池依然有较大比例存在,而不用从原股东手中重新拿出股份投入期权池。但是我认为,既然投资人要进来跟创始人一起做股东,就没有理由只让创始人自己为期权池负责。最好的办法是融资完成后,由创始人和投资者共同摊薄这一部分股权,设立期权池。但实际融资过程中很少有投资者会答应,因为投资者的逻辑是要让原始股东出期权。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