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小米、雕爷牛腩、皇太极煎饼等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熟知的大品牌,低成本、效果好的社会化营销手段起了很大的作用。
于是,一大批企业盲目跟风,结果回过头来却发现,社会化营销所付出的成本事实上并不低,效果并不理想,不信?下面这些情况,各位不妨对号入座:官方微博大多 只能靠抽奖维持粉丝活跃度,微信公众号单个粉丝获取成本甚至高达3―5元,KOL发布成本几乎翻了一倍,年度营销预算不断增长……如果你没有遇到这些情 况,那就要恭喜了。
社会化媒体的兴起,的确让企业有了更多的自我曝光和营销的渠道。然而,社会化媒体看似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 但实际上总成本其实并没有减少,甚至可能比原来还高。事实上,社会化营销成本低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君不见,阿里、腾讯、360、华为等大企业年度营销预 算更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社会化营销的比例甚至大幅高于传统广告投放费用。

(当前大多数企业常用的主要营销渠道/手段)
在上述这个表格中,几乎囊括了大多数企业在近几年最常用的社会化营销渠道与手段。如果进一步按照使用频率来划分,也就只有微博、微信、H5、扫码、今日头条 了(能像小米、魅族等将论坛、贴吧、QQ空间运用得好的企业并不多)。那么,为什么说社会化营销成本并不低呢?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经验之谈。
通常情况下,一个营销活动完整的路径,几乎遵循着相同的操作手法,线下活动造势――H5创意传播――微博大号转发官微――微信大号扩散传播――传统媒体报道――其他网络营销手段多管齐下。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都是网络营销这是这样操作,但基本遵循着这个路径。
按照以上方式,下面就来谈谈各项成本投入与效果产出比。
1、 线下活动:成本低,影响力有限
大家熟知的2014年岁末热点网络事件,诸如360来店通的“双11快递最强装备”、360手机浏览器的“万能的面馆”、猎豹浏览器的“丈母娘聘礼减半”事 实上都是线下活动先行。这里,笔者仅以圣诞节的常规节日营销为例,所需费用包括了主题物料、模特、第三方公司服务费、拍摄以及奖品等各种费用,这样一个常 规活动算下来,费用总计在5000元至10000元区间。而一年中这样的节日借势活动,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五一、十一等,也不下5-8个。10万 以内还是能够hold住的。这类常规的节日营销活动花费固然不多,影响力自然也是较为有限。能像BAT等互联网公司们动辄就是举行豪车加美女的线下活动, 实在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