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产品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简单来看,可以分为初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纵坐标是用户数。但不是每一个产品都必须经历完整的四个时期,在 产品的任何阶段,曲线都可能变平缓,到达成熟期or衰退期,从我的工作经历,来谈谈产品经理针对不同的产品阶段的产品应该做的事情。
说说我的经历
踏入互联网这个行业,我加入的第一家公司是腾讯,做过两款产品,还都是社区产品。腾讯微博:2010年4月上线,而我加入的时候,上线1年多
QQ空间:2005年4月上线,我加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上线八年了的产品
两者的量级都自不必说,亿级别的产品,目标用户几乎等同于网民人数,而我参与这两个产品的时机也挺有意思的。
加入腾讯微博的时候,正好是腾讯微博(也是微博)的快速成长时期,严格来算,应该是成长晚期了,悲剧的是很快到了成熟期、衰落期(今年官方已经不更新了,唉…)
加入QQ空间的时候,已经是空间的成熟期了现在做一个创业项目的新产品,经历的正好是初期产品,这样算来,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不同阶段的产品,都接触过了。
结论
习惯先抛出结论,每个时期的产品,都有着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所有的产品功能需求,必须符合相应的目标,才能让产品更快速的发展。
初期产品
1)找到产品最核心的功能:用户用你的产品的理由
2)找到目标用户,迅速的验证需求
成长期产品
1)核心功能的优化
2)快速吸引用户,让产品不仅有用,最好有趣的功能
成熟期产品
1)核心功能的极致优化
2)为用户找到新的G点,目的是在核心功能以外,找到新的增长点
1 初期产品
近期在做教育类产品,对教育行业的了解基本只来自学生时代的印象,而且十多年过去,时代都已经变化了。毫不客气的说,对在线教育的了解几乎为零。不了解用户,不了解痛点。在产品初期,对核心需求的把握是不准确的。
工作节奏
1)根据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市场的判断,把核心功能的体验做到60分
2)在这之前其实还有一项工作,明确数据目标,根据产品上线后的数据要能够得到结论
3)根据数据判断核心功能是不是能够支持产品的持续增长,或者说,核心功能是不是真的够“刚需”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