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微信开放11个接口意味着什么?

2024-08-12 王柯团队
微信开放11个接口意味着什么?

日前,微信开放了11个JS-SDK接口,包括分享、图像、音频、微信支付、微信卡包等。很多创业者看到后欣喜若狂,磐石之心看到微信官方公众号对开放11个接口的介绍后也有一些小兴奋。

因为微信这次开放多个接口都应验了此前我对微信发展方向的判断。在《从叮咚社区倒下谈微信O2O之路的未来》中,我谈到“微信应该将一系列的能力为其他连接服务的应用、平台提供服务,让微信分布在更多的服务类App、网页的底层,微信应该放弃成为超级平台的想法,成为无处不在的超级入口。”

在《由众筹咖啡馆谈开放、去中心和集权》一文中,我谈到“去中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对于互联网平台在自己身上插插排的做法不认同,并不是去中心化的方式,必然带来严重的效率、体验、场景不足等各种问题。”“微信连接一切应该改叫一切可连接,是一种顺势而为。同时,插插排的做法意味着微信是所有合作伙伴的中心,这是合作伙伴不愿看到的。一切可连接,意味着腾讯输出的是资源、能力,而不是对合作伙伴的控制,也会提升效率,丰富微信使用场景。”

现在微信开放了11个接口,几乎是将自己的所有能力都开放给合作伙伴,这与我以上2篇文章的观点都是一致的。那么,微信将11个接口或者说11个能力开放的原因是什么?又会带来什么?微信下一步将面临哪些难题?

微信开放11项能力是一种顺势也是一种无奈

1月9日晚上看到微信宣布开放接口后,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微信这次开放接口是从对内开放变为对外开放,是从真封闭假开放到能力的开放,微信在不断的纠错、进步。”

这句话其实概括了微信开放11项接口的原因所在。2011年1月微信发布至今已经4年时间,这4年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4年,但是至今微信在商业模式上仍未找到突破口,我一直都认为是思维局限导致的。

微信总是想在公众号上做出大文章,想将一些能力都开放给公众号,从而打造一个以微信为超级平台的生态系统,而这也是腾讯股价从300港币上涨到640多港币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经过4年的发展之后,微信发现让企业通过公众号为用户提供服务并非用户习惯,无法利用朋友圈的流量,也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多接触用户的场景,并没有多少企业利用公众号获得了可观利益,还会带来微信的臃肿、低效率、差体验。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