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我是如何玩抢鲜购的?

2024-08-12 王柯团队
我是如何玩抢鲜购的?

创业这几年,一直在电商咨询和猎头徘徊。其实也是凭自己过去积累的人脉做业务,还算小富即安,没什么压力。小团队创业,成本和利润控制的都不错,反正说起来,挺让以前的一帮老同学、同事羡慕的。我以为这已经是此次创业的终局了,不会再干别的了,没曾想后来却一脚踏入了生鲜领域。

起源:“特色山东”项目 嗅到农产品商机

当初做“特色山东”的项目,主要是那时淘宝的特色中国太火了,好像要颠覆农业产业格局。马云也到处跑,哪个省开馆他都过去,跟当地的省长一起开馆,可见地方的重视。各省级馆的负责方很多都是地方国企,比如安徽馆是徽商集团办的,是原来安徽省物资局和商业厅改制的;新疆馆则是新疆果蔬集团开办的;一次和鲁商集团一个朋友聊天,他对电商挺感兴趣的,鲁商也是山东国资委下面的特大型国企,后来经我牵线搭桥,鲁商跟淘宝对接上了,我也承接了特色山东项目。

这中间着实耗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一方面鲁商内部的机制是有问题的,要整合地方农产品资源,靠高大上是不行的,必须很苦逼的一点点跑农村,是潘看匆怠<偃缒米约旱备吒凰В\0跟供销社谈谈大企业谈谈是很难有出路的。淘宝的特色中国其实也有问题,天猫出了喵鲜生,淘宝还有生态农业,跟特色中国是内部竞争关系。阿里当时又面临IPO,不会支援太多免费流量的,流量更多的是变现。当然特色中国的思路也一直没有明确,各个馆的组织者很多都是国企,对农业和电商认知力很弱,都搞出来一些地方特产的大杂烩。看起来热闹,但缺乏对优质单品的深入挖掘。最后形成一个特大型的特产杂烩,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缺乏明确的引导,就像把普通消费者带到一个特大农贸市场一样,用户没有识别力,选择成本也太高了。所以后来特色中国团队转型,搞了个“挑食”,精选性价比很强的美食力推,这是后话了。

期间我曾带领咨询团队帮鲁商集团梳理山东的农产品品类和商业模式,也调出了山东乃至全国农产品的网购数据,让我大吃一惊,类似于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烟台大樱桃、阳山水蜜桃等等地标农水产品已经聚焦了大量的创业型卖家。一个地标农产品背后,往往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专业卖家团队在运营,他们普遍都呆在原产地整合资源,年销售规模几百万乃至千万的就有很多。国内有超过10万个淘宝卖家是通过扎根农村,专业从事地标农产品电商的。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