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朱啸虎领投滴滴的核心逻辑

2024-08-12 王柯团队
朱啸虎领投滴滴的核心逻辑

天使投资人王刚前天说了滴滴的故事。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在早期:

最初的天使投资80万花完了,一直没找到投资,CEO程维给陈刚打电话,陈刚又贴进来几十万。几个月后,之前并不认识的金沙江的朱啸虎主动找上门来,似乎是通过微博上私信联系的。双方一拍即合,朱啸虎几乎答应了所有条件,A轮300万美金融资到账。

可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相当接近于“从0到1”的一环。这一环出了偏差,后来的腾讯投资、DST投资、柳青加盟、与快的合并等等一系列多米诺骨牌都可能有变数。

峰兄就好奇,百马齐奔的时候,就不偏不倚挑上那一头千里马,其中究竟有何妙处。于是跟朱啸虎在微信上聊了两句。

话不多,但意思都到了。

峰兄:你当初怎么看上滴滴的?而且你是送上门去的。

朱啸虎:市场足够大。而滴滴用了唯一正确的切入方式。 

峰兄:什么方式是“唯一正确的”。

朱啸虎:就是王刚提到的四个不做。这是关键。 

如下直接引用王刚。

针对对手,滴滴坚持四不做:

1、不做黑车。不能做政策风险太大的事。

2、不做加价。不让产品变得太复杂,所以让对手先做,试水了市场接受度后,才考虑是否跟进。另外,加价会被认为变相的改变了价格体系,有强烈的反对声浪,担心政策风险过大。还曾有投资人建议做竞价,但平台最忌讳把产品设计得太复杂,司机、乘客都不懂,不利大规模扩张。

3、不做账户。对于乘客,付钱难不是痛点,打车难是痛点。绑卡很复杂,早期若给司机带来的收入不够多,不会有意愿配合。为了不影响扩张速度,暂时没做账户。

4、不做硬件。有创业公司给司机送iPad,但平台公司不能用硬件做壁垒,规模是平台的唯一的壁垒。能否给司机带来优质订单是核心,硬件不是。若没订单,司机会在你的iPad上安装别人的APP抢单。有订单,司机就会买最好的设备来装你的APP抢单。

4点归纳到一点,创业早期滴滴抵制住了很多非本质业务的诱惑,做了很多减法,目的只有一个:跑得最快。

峰兄:这四个不做,就把滴滴跟其它团队区别开了。这是你进去之前还是之后定的。

朱啸虎:我投滴滴,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想得很明白。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