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提升移动应用的“心理响应速度”

2024-08-12 王柯团队
提升移动应用的“心理响应速度”

在移动体验的设计当中,界面的响应速度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移动用户所处的典型情境通常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难集中,耐心更有限。如果交互的触发或内容的加载需要让用户等上太长的时间,那么很少有人会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听之任之。

怎样使你的移动应用变的更“快”?这个问题显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界面图形资源及开发技术方案的合理性等等,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一些从“心理”角度出发的细节设计技巧在几个典型场景中的使用方式。

图片上传

当你在Instagram里发布照片时,图片文件实际上是在你刚刚完成拍摄或是从本地选择好之后就已经开始悄悄上传了。整个上传机制充分利用了Instagram自身的照片发布流程――用户在拍好或选择好照片之后,还需要经历一段包含着若干步骤的编辑操作,例如缩放、剪裁、添加滤镜效果、添加文字等等,而图片文件的上传工作就在这段时间里悄然完成。用户不需要再焦躁地面对进度条或是上传状态提示信息一类的东西了。
一旦用户完成编辑并点击“分享”,界面会切换回到feed当中,如下图所示。此时feed内容上方会短暂地出现一个“正在完成”(Finishing up)的提示,然后用户刚刚发布的照片会立刻出现在feed当中。整个“上传”环节给人的感觉非常简短而自然。

1.webp  提升移动应用的“心理响应速度”

 

回顾这一流程,你会发现正是那些让人觉得很有参与感的图片编辑环节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文件的自动上传工作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时间段。良好的设计使用户产生了一种“幻觉”,让他们感到图片的上传似乎没有花费任何时间(用户可能根本就不会产生任何感觉,因为流程太自然了),而实际上,用来上传图片的时间长度从技术角度讲并没有真正被缩短。

如此一个低调到用户可能完全不会察觉的设计方式,给产品体验带来的提升作用却是相当巨大的。过去,市面上的多数照片分享应用都使用着相同的“传统”方式,即在用户完成编辑并确认分享之后再开始上传流程;而Instagram的方式使其在“轻松”和“快捷”等方面的体验极大超越了同类产品。用户未必了解原理,也不在意原理,他们只是在潜移默化当中选择那些让自己觉得“好用”的产品,放弃那些“不好用”的。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