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电商可能会如同现有销售队伍一样,有一支聚集资源的队伍。
传统营销,企业是有抓手的。在大企业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很多小企业照样活得很好,因为大小企业都有自己的抓手,大企业的主要抓手是大众传播,小企业的主要抓手是通路。
电商出现了,却丧失了抓手,营销无处着力,世界上没有比做一件事却找不到着力点更悲催的事了。
如果说电商还有抓手的话,那就是找平台购买流量,从而形成了对引流的过分依赖。这不是找抓手,这简直是找镣铐,把自己紧紧拴在平台上,生死不如,永远受制于人。
与电商相伴出现的,是传播的碎片化。我的观点正是由此而来:碎片化恰恰是电商独立流量的重要源泉。
碎片化的现象大家都看到了,如何利用碎片却是一大难题。只要承认碎片是资源,就可以利用。因此,未来的电商可能会如同现有销售队伍一样,有一支聚集资源的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源源不断地为电商创造独立流量。
电商砍掉的是什么
电商自诩砍掉了流通,实现了厂商直接见面。这是典型的商业语言。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上任时,专程拜访国学大师季羡林如何当发言人,季老送他十个字:假话全不说,真话不说全。
看来,商业语言与外交语言是相通的。真话不说全,只说了对自己有利的一半,隐藏着对自己不利的另一半。砍掉流通环节,厂商能够直接见面,就是一例。
不要以为流通环节只是货品的流通,也不要以为流通环节只产生费用,不创造价值。
物流也伴随着信息流,物流过程也是商业的推销过程。我们将此形象地称为“交互营销”,即买卖双方都是营销者,中国特色的讨价还价就是交互营销,大卖场的终端推广也是交互营销。
现在的大卖场,动辄数十万个单品,并非每个单品都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拉销”,流通环节和终端本身就是信息传播手段。如果所有产品信息都要通过大众传播,消费者的脑容量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消费者的心智更无法存储这么多信息。
逛一次大卖场,不知要与多少厂家的商品见面, 消费者在一个小时内逛完一家沃尔玛所获得的产品信息,绝对比相同时间内在天猫淘宝上所获得的产品信息多。
电商砍掉了流通环节和传统终端,也等于砍掉了消费者获取更多商品信息的渠道。那么,电商能够弥补砍掉流通环节消费者所减少的信息损失吗?当然不能。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