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4年,一个乳臭未干的哈佛大二宅男闷着头做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络以来,SNS社交网络就一直是大众关注的要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SNS几乎是投资界风险最高但一旦成功却收益最大的领域。尽管很多人已经表示2015年不再看好SNS,但这并不妨碍大量的热钱向这里集中。
人们看好社交网络,无非是因为:1、这里确实有更多的故事和想象空间,存在着各种颠覆的可能,就好像facebook对myspace,snapchat对facebook,即便在国内,腾讯也差一点把微博类产品颠覆,直到亮出了微信大杀器;2、社交网络是最高效稳定链接人与人的工具,很多今天热投的O2O和电商项目几乎必死无疑,不是因为项目本身的商业模式错了,而是因为这种商业模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用户基础和活跃程度之上,人少了根本玩不转,所以把握一个社交通道也就把握了诸多行业项目的未来;3、社交项目本身具有迷惑性,泡沫概念太多,吸引眼球无数,做到个百万量级用户其实难度并不高,容易给投资人高速增长的假象。
所以事实是,一大堆自认为这个世界上智商最高人群的投资人们,尽管内心深处常感互联网世界变化太快、根本看不懂,但依然抱着“万一投中下一个微信呢”的心态砸钱,投人、投明星团队各种论调甚嚣尘上。万一项目失败了,也大可以说“那是因为中国有微信,社交本来就难做啊”。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嘛?
要知道,很多获得海量投资的明星项目,在媒体上顺风顺水,但做出来的产品实在不敢恭维,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几乎稍微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其中的漏洞,可为什么明星团队和投资人自己看不明白呢?
由于本人创业主攻的是SNS方向,又完全是零基础野路子出身,最近半年完全闷在社交网络的海洋中,几乎是每天下载3个产品的节奏,一方面勾搭了95后妹纸若干,另一方面也终于约莫有了一点自己的feel。在此总结社交网络常见死法18种,与诸君共享。
特别声明:本人是产品菜狗,很多见解未必靠谱,欢迎拍砖,恕不回应。另,文中不做点名,本人还想在圈子里混,不想走在夜路里小命不保。
一、定位失当
死法一:论坛病。很多founder都是BBS时代过来的,从一开始就没整清楚社交和社区的区别在哪里。他们的APP基本就是一个小论坛,架子搭好了,剩下全部交给运营,各种活动各种故事各种引导。这种方式倒未必会导致APP的死亡,做一个垂直圈子的论坛或者垂直电商也活得挺好的,只不过距离SNS的本质相对较远,社交网络之魂已死,做出一个大体量的社交网络更是没有可能。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