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产品由0到1的真正边界是什么?

2024-08-12 王柯团队
产品由0到1的真正边界是什么?

这几天又翻了下腾讯在2012年出版的一本谈产品的书《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这不禁让我感慨,腾讯的整个产品设计的标准化体系十分的优秀以及出色,说其用户体验也做得算是国内首屈一指一点也不为过。几个月前和一个曾经在腾讯待过的朋友聊,他认为腾讯的整个产品体系是一种工科生的思维方式,通过严格的公式,计算,考核,数据,来完成的,腾讯是以一套工科生的思维方式建立的完美的产品体系。

腾讯的整套产品的标准化系统确实值得学习,但是我近来在思考的则是,为什么在这样一套完美的产品生产系统下面没有诞生微信?为什么在米聊积累了几十万用户后QQ依然无动于衷,而微信的诞生则是来自一封张小龙发给马化腾的意外邮件?如果没有这封邮件也就没有微信。又或者说,如果这套产品体系完美到天衣无缝,那么它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完美,为什么又在微信诞生之初,受到腾讯内部的排挤?这种排挤刨除人的因素,其实可以看成是腾讯完美产品系统对于微信的排挤,那么腾讯以及百度阿里这些大公司完美的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体系下的漏洞又在哪里?产品的边界又是什么?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上的全部细枝末节,从页面结构到修改的所有详细说明,深入一切细节,做得的确非常不错。但是最后看到这个项目是什么的时候,顿时觉得很无趣,是一个乱七八糟的项目,整个产品都不知道在做什么,但是每个细节都已经被巨细靡遗的标注出来。

这和我之前犯的错误一模一样,我们都很努力的在交互层面想方设法做到极致,在产品需求说明的规范化流程化上努力做到最清晰,让程序设计可以更加轻松的对接,让整个项目管理更可控更高效,但是做出来的产品用的人寥寥无几,完全没有到达我们的预期。

而这也是我花了两年多时间走过的困惑,我一直很努力学习,也在努力寻找什么是好产品的标准答案,而我能够学到的则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要为用户群体画像,要做好项目管理分配,要不断满足用户周边需求……但最终这些经验都是取决于已经有很多用户的产品,以及有大公司流量支撑的产品,他们的经验其实是已经完全越过了“0”到“1”的阶段在干的事情。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腾讯这些大公司的标准化的可以量化考核的产品管理哲学,统统都是建立在了1之后的事情,所以腾讯无法预测从“0”到“1”的微信,大公司可以在用户体验上做到极尽可能的优秀,优秀的人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努力迅速掌握在大公司做事的方式,将流程化体系化的工作做到最高效率,最优质,但是一旦让他自己跳出来创业,则所有经验是否有用都很难说了,比如白鸦,我以前一直看他谈设计的文章觉得很不错,但是他离开支付宝之后,做出的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他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他的设计理念没有任何错的地方,但是就没有做出算得上大成的产品。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