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导读:内容运营是一件需要持续坚持得工作,现在感觉有无数个公司都在做新媒体运营,好像不做就跟不上潮流似的。在此,作者写一些他对微博、公众号运营一些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我应该算是第一批新媒体运营人员,2009年年底接触微博,猫扑的官方微博2010年我做了50万纯粉丝,2010年的粉丝质量很高,我们也从没做刷过粉丝,一没钱,二也不靠这个赚钱。那会也没有PP时光机,所以只能一个一个手发。
为什么会做微博?2008年以后,互联网分流越来越严重,当时只是觉得猫扑主站资源还不够,能够多一个渠道宣传猫扑的品牌和内容,亦未尝不可。
2010年猫扑官方微博在网络媒体里排名一直第一,大概也就是1/3个我在做(核心工作毕竟是猫扑主站的相关工作)。2011年之后音悦台和暴走漫画先后超过了猫扑官微,那是后话了。
同时还做了猫扑鬼话的qq空间,一年做了三四千万点击,做了一个人人网的page,加上另一个page,在这些基础上,2011年成立了第三方平台运营(现在叫新媒体运营)小组,所有账号由专门的运营人员来打理,这个部门大部分时间也对我汇报。后来做了猫扑的微信公众号。
2011年以后,我被提拔起来负责猫扑核心的运营业务,但猫扑官微我一直每天挂着,我觉得这样更方便我了解这块的具体工作,直到2014年我离开猫扑。
现在感觉有无数个公司都在做新媒体运营,好像不做就跟不上潮流似的。在此,我写一些我对微博、公众号运营一些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感悟1:确立定位,给自己的账号打标签
账号做之前,一定要确立你这个账号的定位,你到底是满足哪些用户的需求,你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比如“类类有话说”这个账号,我定位的就是国内的互联网运营人员,我希望传达我对运营的理解和理念,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和水平。
打标签理解起来就更简单了,你能否用10个字最简短的概括你这个账号的属性和特征?比如“类类有话说”,标签是:原创、类类的运营经验分享。比如“我们爱讲冷笑话”,标签是:图或文形式的冷笑话。再比如留几手,标签是:毒舌点评。
想成为爆品,你就得具备唯一性。如果你自己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你自己账号的独特性,让大家一提到你,就能跟几个词相关联。或者大家提到某个标签,市面上已经有一大堆庞然大物了,那你现在才做,无疑你会成为炮灰,至少别人已先入为主了,你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