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德国式互联网精神:对中国互联网思维说不

2024-08-12 王柯团队
德国式互联网精神:对中国互联网思维说不

下周一即将召开的德国汉诺威CEBIT电子信息展的开幕式上,梅克尔总理将和马云一同致辞宣告开幕。

2015年,中国是这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信息技术展会的伙伴国,高端庞大的政府代表团,600家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小米、东软悉数前来参展。以至于德国媒体都不无醋意的写道,在这个位置上,去年是大众,前年是空中巴士,而再前面,是谷歌。

现在,在最中央的6号展厅,属于它的主宾叫阿里巴巴。

但 是,德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自豪感,“工业4.0将帮助中国提高25%-30%的生产率,2045年中国将拥有和美国,德国,日本一样的生产能效和产 品质量”,一位熟悉中德两国经济情势的媒体人士写道,“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美两国的工业体系量级都在3万亿美元量级。这个市场的数字信息化过程中,中 国将和德国一道站在最好的世纪开端。”

2015年,CEBIT展会的主题口号是:D!conomy。 移动性,社交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这些曾经新潮时尚的词语纷纷往后站,“数字为始,经济为主”,这个口号的内涵是:不是实体经济要互联网标志化,而是互 联网必须深入实体经济内部。在中国,它有个新的名字叫“互联网+”。

近期很多来德国访问的中国企业都在关注工 业4.0这个概念,不管是官员还是企业高管都非常想明白:工业4.0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革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国家,德国人终于在自 己最弱的市场概念推广上扳下一城,西门子和SAP这两家企业在这个领域不遗余力的推广试验,试图在信息科技层面更多的与中国这个最大的信息产业市场国合作 创新。

但提到德国的IT创新或者知名的德国IT企业,大部分中国的互联网人士一定一无所知。很难想象雷军,李彦宏,周鸿?这些人来到德国之后,会找哪些人才可以和他们坐在一起,动不动上亿的用户量足以把任何德国的Start-up们都吓趴下。而且骨子里看重实体产业的德国人也未必就看重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互联网大佬们,看日程安排就可知,工业气息浓厚的老牌软件企业东软集团的董事长刘积仁先生的发言被排在更显耀的位置。

德国,拥有完全与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创新意识和互联网精神。举 个小例子,笔者毕业于德国最好的信息工程技术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周围毕业的最好的德国IT硕士和博士们,大部分就是去附近50公里的ERP软件巨头 SAP的总部工作。而德国本土的所谓互联网门户企业Web.de,相当于我们的新浪搜狐这样的网站,基本上根本无法吸引高校毕业的精英人才。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