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关于工具产品社区化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2024-08-12 王柯团队
关于工具产品社区化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为什么社区化

工具类产品做社区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增加用户粘性:工具产品一般都非常受场景制约,要想用户在非使用场景下打开产品,最好的途径就是满足它「理性」之外的「感性」需求,让用户为了社交关系、为了归属感、为了虚荣心、为了社区里的内容而在更多的碎片化场景下打开产品;

构建用户壁垒:一般而言,工具产品在技术上很容易被复制,而从资源上又抵不住巨头的冲击。因此需要构建壁垒防止用户迁徙、防止巨头抄底;

提升运营数据: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各位自己脑补吧…;

缩短变现路径:在国内互联网「收费免谈」的环境下,一些工具产品很难通过工具本身的增值模式盈利,因此需要求诸别的途径来缩短变现路径。而社区则可以沉淀用户,并将转化链条做深;

收集用户反馈:产品可以更直接的与用户接触,收集用户的想法和建议,同时还能起到积累口碑的作用。

二、哪类工具适合社区化

1. 最基本的,要有分享欲,用户不是只打开你看一眼就走了

(我觉得的)反面案例,比如墨迹天气做的实景,需求明显就很弱,反正我觉得挺无聊的。

也许墨迹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数据」之外真实的户外天气,但显然解决得不是很好。而且单从社交上来说,实景也很难抠出用户的表达欲,有点为了社交而社交的意思。

不过既然实景存在了这么久还没下,大概是数据证明还是有效果的吧。

2. 最好,工具本身所能完成的任务要能产生足够的话题和讨论,进而沉淀,另外用户以女性为主最宜

这回说个正面的,豆瓣恐怕是国内工具社区化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了,从书影音到泛兴趣,全都是用户能够张口即来的话题,人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总能滔滔不绝,沟通需求也由此而生。

另外像在线课程类,用户碰到不懂的问题自然会问,此时需求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虽然这种社区离社交比较远,用户之间的关系也不很强,但要的就是效果。因为社区(背后是知识)本身就是用户的需求,而不是需求(工具)的附带。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