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口碑传播正在成为产品迅速积累较高人气和大量用户群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微信的火爆,有很多有想法的人也开始琢磨怎么利用朋友圈做自己的口碑营销推广。
做一场线上活动,用户中奖了,必须分享到朋友圈才能领取奖品?No!
设置一次心理测试,必须分享到朋友圈才能看到答案?No!
他卖LV你卖LU?销售假货,No!
天下文章抄一抄,改改第一人称就敢发?No!
……
在朋友圈的天空下,个人创业、企业商家及自媒体哪些行为会被Say No?继3月15日,微信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发布史上最详细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后, 4月29日,在微信公开课第三季沈阳站现场,微信团队首次公开解读了该规范:恶意营销、欺诈、侵权、违法和隐私窃取等行为要坚定说No,还制定了梯度封号、内容删除、封禁功能和惩罚公示四大规则清理朋友圈环境。
诱导分享?No!

早在今年3月10日,微信方面就宣布,针对公众号通过红包、抽奖等方式诱导用户将营销内容分享到朋友圈的行为,一经发现或者被举报,相关消息将被拦截,且永久生效,严重者甚至会对域名、IP地址、公众号进行封禁。
在公开课现场,微信团队表示,微信清理朋友圈内容,重点是为了整顿公众号和第三方链接,打击诱导分享行为。哪些行为属于诱导分享?微信公开课讲师杨光现场介绍表示,现在很多公众号都有分享朋友圈可参与抽奖的活动,这就是明显的诱导分享行为。此外,公众号活动页面出现“分享朋友圈”等类似字样,用按钮、弹层、弹窗来诱导用户分享等行为,都属于诱导分享行为。杨光同时表示,心理测试、星座测试、好友问答等网页游戏测试也被列入禁止转发内容。
如果个人消息出现“诱导分享”的行为,用户可以长按内容,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 “举报”或者 “投诉”。微信将根据违规情况,进行屏蔽链接或封禁域名。
欺诈营销?No!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