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刷单“黑市”折射下的O2O泡沫

2024-08-12 王柯团队
刷单“黑市”折射下的O2O泡沫

“XX打车和XX用车这样的公司,太不真诚。从前补贴的是现金,现在补贴的都是各种券,还有各种使用上的规则,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的限制?反正都要花一样的钱,为什么不能痛快点?让用户体验好一点?”

说这个话的人,我们叫他老周。老周对O2O行业拥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但他不是用户,也不是开发者,更不是什么行业专家。他是燕郊的“职业刷单公司”。

燕郊地处河北,临近北京。这里的人进入北京需要办理进京证。每办理一次有效期只有七天。因此,里面的人很少出来,外面的人很难进去。相对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北京来说,进京证之外的世界,更接近“真实的中国”。

而在一线城市风起云涌的O2O,在燕郊这样的小地方到底值得不值得做,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燕郊竟然是以这样的形式,融入了中国风起云涌的O2O创业浪潮。

在一个聚会上,有人爆料说“某产品之前在补贴上有漏洞,融资被刷掉好多。”大家纷纷起哄这是创业者监守自盗。但另外一种可能性是,他们遇到了像老周这样的“职业刷单公司”。

他们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买到SIM卡:“一个号卡可以重复套几百块,最后还可以超低价重新卖给民工和学生一类的人。”

这不只是一个价格问题,一定要有熟门熟路才能买到真正划算的号卡。中国的运营商多数是区局制,这是中国移动开创的体系,当年刚从电信体系中分家出来的中国移动正是依靠这样快速灵活、一线决策的体制后发赶超、乘势而上。而这样的体制也使得大量的决策权和KPI压力承担在一线员工的身上。如何保证开卡率和在网率,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被迫“养卡”,才有机会完成绩效考核。

而单纯养卡,只能收到运营商的开卡和话费两部分钱,如果加上资金占用和政策收紧,养卡越来越不划算。在SP红火的时代,很多养卡人还同时做“自消费”和“机卡分离”的生意。但是这两种做法,不但都依靠在运营商“内部有人”,而且无疑都是有风险的。所以不但运营商自己要严查,底下做事的公司也都不敢玩儿得太过。而运营商也不断再弥补这种政策上的漏洞,这些事情慢慢也做不下去了

但是,职业刷单公司的出现,成为了互联网行业反哺电信业的最新案例。老周这样的人,用互联网思维,代替了职业养卡。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