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MIT)土木工程系,Tom Van Laan先生曾是全球最成功的工程装置软件公司之一,COADE, Inc的前CEO。 2010年,Tom将COADE出售给Intergraph之后,于2014年创办了在线工程结构分析网站Cloudcalc.com。他不仅开公司,还出过书,投过资,现在还是一家投资基金的顾问。这一次,作者有幸与这位“专职CEO”面对面,谈谈三十年来创业路上最值得分享给现在创客的经验。
One.在这样一个快速成功的时代,也要花时间积累
提起对现在创业环境的看法,Tom认为,这是一个看似成功比任何时候都容易的时代,但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竞争。现在的人们想要在创业的道路上展开探索并不难,开源资料、相关课程和创业讲座并不罕见,但是即便有了这些公众资源,在淘汰率越来越高的快速消费社会里,要想走的长远也不容易。当下,成功模式被不断总结、复制,社会也在对新产业有着更高的期待,往往让现在的新创客们缺少积累的时间,甚至难以看清想要在一个行业站稳脚跟需要怎样的储备。而创业这一综合性产业,与其他专业领域不同,前期积累也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对自己和行业全方位的了解。
Two.创业之前,明确你的资源
在30年前,本科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之外,就是进入公司作为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员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基础工作。那个时候人们仍然相信,将想法转变为产品和生意是一件非常需要时日积累、仔细盘算的事,没有便捷的科技和优惠的政策,那时为数不多的创业者承担着相应较大的风险,他们往往会仔细地思考和筹划,将风险降到最低――Tom也是如此。
从MIT本科毕业后,Tom首先制定了自己的“五年计划”――他很清楚,自己创业,尤其是从事技术开发,最基本的是需要取得外界对产品的信任,获得第一批愿意了解产品的投资人、合伙人和潜在用户。从他的角度,获得信任有两种方法:一是这些人了解这个行业,知道你产品的价值;二是他们虽然不懂你的产品,但是了解以及信赖你这个人,能够支持产品完成最初的市场探索。
所以,针对这个想法,他在这个“五年计划”中列出了一系列的相应资源,针对想要从事的工程软件方向,写下了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学位,什么样的证书,接触怎样的人脉。在这之后的几年里,他进入过工程公司工作,又攻读了MBA和计算机硕士,考取美国专业工程师证书,并在这期间积累了自己的关系网,为COADE的顺利发展和Cloudcalc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在Cloudcalc建立之前,Tom为了寻找更好的产业方向,特意在一些之前有过来往的创业公司体验过,也向同行不断询问建议,花了几年的时间挖掘工程软件领域的需求和痛点,最后落脚于开发在线结构分析软件这样一种可以节约很多人力物力的新软件模式。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