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硬件巨头,有的只是发布会巨头。是啊,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不少硬件大厂三天两头都在开发布会,每一款产品,甚至不同颜色、不同型号的产品,都可以来一“发”,除了产品之外和友商打打口水战,高端人才加盟之类的,同样得开开发布会。科技媒体记者每天都有跑不完的会,连数量庞大的科技自媒体人,都有大量的会需要去参加。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尤其是位于南方媒体资源匮乏的团队,却很少用能力举办自己的发布会,没钱、没人、没精力、没意识……一个好消息是,一种新的发布会形式,即“微信发布会”给这些团队带来了希望。
传统发布会究竟在发布什么?
让我们先从技术角度来看看,线下发布会究竟在发布什么。按照惯例,我们先引用一下百度百科:
新品发布会,简称发布会。对商界而言,举办新品发布会,是自己联络、协调与客户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新品发布会的常规形式是:由某一商界单位或几个有关的商界单位出面,将有关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户邀请到一起,在特定的时间里和特定的地点内举行一次会议,宣布一新产品。
这应该是多年前的教科书解释了,毕竟在咱们圈,语境中的“客户”应该是“用户”,况且企业举办发布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告知用户某一消息,还可能是面向经销商、面向行业、面向投资人甚至面向竞争对手的消息发布,比如小米前段时间就连续召开了几次针对乐视的发布会。
相对于“高管内部邮件”“企业新闻稿”这样的方式而言,发布会的优势很明显:
一是翔实准确地传递信息,几个星期的筹备(Apple发布会甚至可以筹备几个月),几个小时集中传达,声色并茂,还可以配合产品体验诸多环节,让参与者深度了解企业想要传递的信息;
二是更具现场感和仪式感,老板上台发布一款产品,有一定表演成分,乔布斯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便是在发布苹果产品的舞台上,国内很多企业家试着对其模仿,不论模仿效果如何,现场感和仪式感还是有的;
三是有很强的造势效果,发布会将相关媒体记者集中到一起,这些媒体记者背后都带着关键版面,因此通过发布会可以很好地吸引注意力。如果发布会策划得好,老板表演出彩,还能形成各种话题,进一步吸引眼球。当然,发布会的最高境界是用户愿意花钱来参加,或者熬夜观看――不是为了可以拿到福利,而是因为对产品的期待和品牌的热爱,目前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凤毛麟角。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