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知乎联合创始人:创业不失败首先要活下去和做好定位

2024-08-12 王柯团队
知乎联合创始人:创业不失败首先要活下去和做好定位

本文作者是微笑科技的创始人&CEO张亮,也是前创新工场投资总监、知乎联合创始人、资深媒体人。

当今硅谷风头最劲的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曾说,硅谷每年大约诞生15-20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不管他的说法是否精确,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科技业每年诞生的优秀公司只会更少。我曾略做统计,过去三年间中国网络业崛起的非游戏项目不过15个:

2010年:新浪微博、唯品会、美团、聚美、91手机助手

2011年:微信、聚划算、天猫、小米、美丽说、蘑菇街、海豚浏览器、豌豆荚

2012年:唱吧、陌陌

(注:时间是爆发式增长时间,非创立时间)

撞墙多了,靠身上的伤疤也能画出四壁

常识是这个世界上不容置疑的真相

创业者众,成功者寡,这是残酷的博弈。在“败军之将不言勇”的中国,厚成功而薄失败是一种大众文化,但大众文化也不可违背事实:成功总有其偶然因素,终究是不可复制的。研究成功不如研究失败,因为他人的成功教不会你怎么打造优秀的公司,但别人的失败可告诫你如何避免失败的创业。

这方法虽然笨拙但实用。累积避免失败的教训可以收窄不必要的选择,减少愚蠢的决策相当于提升正确决策的比例,大量的正确决策塑造优秀创业者,绕开种种陷阱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能否积小胜为大胜造就好公司则成事在天。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常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就是此意。人从失败中可以学到的是创业的普适法则,说白了不过是撞墙多了,靠身上的伤疤也能画出四壁。

我将一些避免失败的关键教训视为“创业的常识”,它们像物理定律一样客观存在于商业世界,可惜尚不被广泛尊重。常识之难,一在易被忽视,二在知易行难,通常只有狠狠摔过跟头才刻骨铭心,但白手起家者摔得起几个跟头?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创业如解牛,也需“以无厚入有间”,才不至于耗尽弹药。

与“常识”所对应的,是“创见”。一些创业者靠一个洞见而创造历史,比如盖茨在1980年代设想的“让每个家庭每张书桌上摆一台电脑”,或史玉柱玩多了网络游戏之后意识到部分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投入远多于普通玩家的钱。这些创见令人眩目,是媒体与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创见和成功一样罕见,没有日积月累的常识为基础就刻意求之,就像没学会走却想跑。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