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作者程序员客栈产品合伙人蒋露,整理了程序员客栈过往 10 个月的产品演化经历,从这里面总结了 3 个阶段的经验,以及贯穿始终的 4 个心得如下。
在行上接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创业初期设计自己的产品路径,从而匹配合适的技术力量,来逐步实现产品。
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整理了我们过往 10 个月的产品演化经历,从这里面总结了 3 个阶段的经验,以及贯穿始终的 4 个心得如下。
一、用户行为是唯一可验证产品的标准
产品是否走对了,并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用户说了算。
用户说喜欢不算,要用户用了愿意再用,甚至愿意付钱来用,才算。
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至今为止,产品的 10 个月发展分成了 3 个阶段:
- 2014/11-2015/02,测试期
- 2015/03-2015/08, 1.X 期
- 2015/09- 现在, 2.X 期

程序员客栈版本发展图
经历过测试期对于产品路径的迷茫和探索,1.X 期的冷启动,缓慢进展以及积累,到 2.X 开始初入门径,我们先大胆假设一下,虽然一开始兵不顺遂,目前我们的产品路径是被用户行为证明了可行的。
那么,我们是如何从一开始的千头万绪中找到启示,探索到这条可行路径的呢?
不同的版本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哪些得到了发展,哪些被舍弃,从而成就了现在的产品?
二、产品模块的演化历史
在初期我们快速测试了 4 个模块的重要性:远程外包,程序员展示,用户活跃激励,解决方案。然后根据用户行为的反馈(对什么感兴趣,愿意点击哪个模块,不会关心什么,讨厌什么,等)来决定每一次迭代加强什么,减去什么,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产品的路径。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