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青春期时,在几个发小的带动下知道了一些不可描述的网站。或许是因为还没有发育完全,当他们欣赏老师们的作品时,我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这网站是谁做的,他为什么会免费给我们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又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免费互联网产品,一直到今天,免费始终是互联网产品的绝对主流。
我们不妨做个小测试:现在,报出你最常用的 5个 APP,然后想想,它们收费吗?
我最常用的 5 个 APP 是微信、微博、哔哩哔哩、得到、ofo,可以说都是免费的(得到有两个免费的音频节目,ofo 的月卡只要 1 元,还是参加活动送的)。
但是我们知道,这 5 个产品的背后都有着规模不小的团队,消耗着巨大的成本。那么,这些提供免费产品的公司靠什么生存呢?
免费的 4 种形式
尽管本文讨论的是“免费”产品,但是为了将这个问题分析清楚,我们有必要扩大讨论范围,把表面上收费而实质上免费的产品也纳入文中。
具体来说,免费有 4 种形式:
● 免费产品,比如 360 安全卫士;
● 不挣不赔,按成本价卖东西,比如小米;
● 虽然收钱,但是挣得特别少,比如美国的连锁超市 Costco;
● 更有甚者成交一单就赔一单,比如淘宝上 8 块 8 包邮的卖家。

因此,本文所说的“免费产品”是“0 利润产品”的泛指。如前所述,这个“0 利润”也是泛指,可能是微薄的利润,也可能是负利润。
知道了免费的 4 种形式,接下来我们要分析,为什么这些公司要做这种“赔本买卖”。分析将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展开。
免费如何降低成本
众所周知,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