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2014,关于轻应用的五大预言

2024-08-15 王柯团队
2014,关于轻应用的五大预言

2013马上就要过去了,笔者闲来无事,回顾梳理了一下,发现今年的中国互联网除了各种巨头们的合众连横的资本战和分不清真真假假的口水战外,值得讨论的关于产品和创新的话题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其中,轻应用可能是唯一有较大影响和想象空间的产品创新话题。因为马上就要到年底了,所以,笔者将围绕轻应用在即将到来的2014的命运进行一些论述,如有认识不清楚之处,欢迎大家拍砖。

 轻应用是必然出现的产品

八月,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正式抛出了轻应用的产品概念,以搜索为核心,打造一个适合移动互联网的新信息和服务的分发入口,而随后包括腾讯,UC,360在内的各大厂商也都积极进行了跟进,巨头们的先后涌入和各自对轻应用的定义争论,使轻应用这个词一下子就火了!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那么轻应用出现的必然又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呢?

1、NativeApp带来的使用烦恼,催生了用户对轻应用的旺盛需求。NativeApp的产品思维大多数停留在一个App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类问题的模式上,面对成千上万的各种需求,用户不可能下载成千上万的App来解决,用户迫切需要一站式的结局方案,PC互联网时代有搜索,那么移动互联网呢?

2、巨头们必须掌控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安卓还是iOS环境,比起PC来说封闭太多,巨头们的产品可腾挪的空间实在太小,受制于系统的地方实在太多,目前看来要用一个APP来支撑他们把传统互联网时代积累下来的生态系统实现迁移非常困难。

3、无线网络的普及使轻应用的运行环境更宽松。无论是较为成熟的3G或者即将开始商用的4G,其网速都可以支撑轻应用的响应时间和提供良好的体验,而数据使用费用的降低也会大大的消除用户使用轻应用的顾虑。

如果说百度提出轻应用标志着2013年成为轻应用的元年,那么2014年就将是决定轻应用成败的关键年。因为轻应用必须在2014年面临和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事关轻应用的生死存亡。

在技术上,轻应用必须突破壁垒,实现全平台兼容。

对于开发者来说,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开发标准和工具,轻应用的普及和推广都将面临着非常大的阻力,而要想有统一规范的开发标准和工具,几大平台级巨头必须提供标准统一的接入方式,使一个轻应用可以方便的同时接入各大平台,进而服务于各大平台的庞大目标用户群。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