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纯从局外人和投资人的角度谈谈我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的几个看法吧。
金融互联网化,解决的是潘亢透吒凰У奈侍猓\0没多大投资机会。
互联网金融化,解决的是潘扛潘康奈侍猓\0或有机会。
因为互联网金融目前没有确定的分类,市面上各种金融模式也层出不穷,我个人曾经对互联网金融做了几个区分,不同的模式,投资价值是不同的。
第一类是P2P模式和众筹模式,这个比较明确,是典型的符合金融定义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我个人感觉投资角度来看,存在几个难点。
国内P2P目前是典型的金融网络化的特征,跟传统金融其实本质上区别不大,事实更多还是民间借贷的网络版,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信贷客户构成来看,区别不是很大,互联网在期间扮演的角色,还只是吸储的方式,我一直把这种模式还是界定为影子银行,属于管制红利的副属性产品,P2P一百万注册资本能做十个亿,一个亿小贷却什么都干部了,就很说明问题了,这类的投资机会要从这么几个角度看。
第一界定为金融机构,必然受到资本约束的限制,金融是拿别人的钱玩钱,不受约束和监管的金融模式是不现实的,所以,这种模式规模的扩大是受到资本金约束的,必然意味着资本回报率是不会太高的,全球银行业的PB只有1.8倍,很难指望P2P的PB会高于这个模式。
第二即使具备投资价值,金融机构的的门槛其实还是很高的,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其实也挺高,两个合一起的技术门槛,只会更高了,这个技术门槛,一方面IT技术的门槛,投入会很大,目前P2P通用模板隐含风险很大,另外是专业性技术,目前的P2P,专业性跟银行是趋同的,方式方法也没有创新,没有体现出专业性的优势,却没有银行的特许经营权支撑流动性,我个人感觉逻辑上也说不通。
第三风险不确定性很大,目前的P2P模式到底违约率是多少,各种说法都有,我其实谁都不信的,没办法信,为什么呢?没办法核实,随便说,除非债权债务登记,而且系统性风险都堆积在P2P平台本身,这种模式,危害其实是很大的,大量的资本进入很可能就只是为了去给人家核销坏账而已,谁敢投?
在这点上,我还是很认可红杉资本的投资逻辑的,他投资的两个互联网金融模式,其中一个是拍拍贷,拍拍贷的模式,我是认可的,至少从逻辑上来说,他的规模做大不收到资本金的约束,理论上可以做到很大,其次,平台本身是撮合平台,不承担风险,也没有隐含风险和或有负债,估值相对容易很多,但是从投资角度来看,拍拍贷在群狼环伺的浮躁年代里,有多少概率生存,我还是打个问号。在一帮狼里面做一只单纯羊,难度很大啊。不是被吃,就是自我放逐了,需要整个政策环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才有可能有真正P2P的春天。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