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风雨18年细数中国互联网产品墓场

2024-08-15 王柯团队
风雨18年细数中国互联网产品墓场

互联网逐渐在由一个新生事物转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曾经谈“网”色变、要用电击去治疗“网瘾”的昨天尽管荒诞,却也融入到了历史的痕迹当中。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网民人口的增长趋势正在放缓,互联网正在渗透至乡镇和农村区域,网民亦开始呈现新老生代的差别。

lishi1 风雨18年细数中国互联网产品墓场

时间的动态特质在“互联网”这个东西上得到了最为充分的释放和展示,从拨号上网到白兆光纤,从HTML到DIV+CSS,从桌面终端到移动终端,信息的更迭也让一个接一个的网络热词被创造,被热捧,最后又被迅速遗忘。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的定义是:“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识能力存在者感知、认识、判断、利用的本源”,他继承了尼采而颠覆了笛卡尔,认为“死亡”是“存在”的损失,前者一旦到来,随即则等同于剥夺了后者的可能性。

如果以Chinanet始建的1995年为标尺,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我们一度有四家网站跻身全球流量前十的榜单之中(2006年Alexa:百度、新浪、搜狐、腾讯),CN域名的注册数量也超过了30万个,杭州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能够在一天之内达到181亿的网络销售额,腾讯的微信则刚刚获取了它的第一亿名海外用户。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商业市场并不会给予落败者太多的怜悯,或因为竞争失利,或因落伍遭弃,或因经营不善,或因政策打击,中国互联网也有着一片产品墓场,那些曾经闻名遐迩的落败者在这里长眠封存,历史或许会记录它们,但时间最终注定不会记得它们。

就像一句老话:“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仅仅作为见证者,我走进这片雾霾弥漫的墓场,在碑林中翻寻那些显赫一时的名字。并不身怀死而复生的技艺,只是出于多愁善感的某种情结,重温一些可能没有太多人会在乎的故事。

被誉为“先烈”的第一个名字

lishi2 风雨18年细数中国互联网产品墓场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