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探讨APP的手势操作前,我想先介绍两篇文章来了解用户是如何使用手机的,以及触控屏是如何来感应我们的操作的。
用户是如何使用手机的
Steven Hoober在《How Do Users Really Hold Mobile Devices?》[1]一文中指出,通过两个月的时间对1333名手机用户在公众场所(街道、机场、汽车站、咖啡馆、火车上、汽车上等)使用习惯的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①780名用户是通过滑动、点击、打字等来操作屏幕,其他用户则仅仅是用手机来收听、观看、打电话。
②49%的用户通过单手操作,36%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操作,另有15%双手操作。
③在单手操作用户中,有33%的用户用左手拇指来操作。
④用户经常变换操作姿势和手势。
49%的单手操作用户是以下两种姿势(左手用户相反)。绿色代表容易点击区域,黄色为拇指伸展可到点击区域,红色区域超出单手可点击范围。

触控屏是如何来感知操作的
Steven Hoober通过研究在《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ouch》[2]中指出,因为我们的手指是三维立体且柔软的,在操作屏幕的时候,只有手指的部分区域是和屏幕接触的,这部分区域称为接触印迹。而触控屏仅仅感知人们接触印迹的几何中心位置来出发操作,与接触印迹区域大小无关。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硬件设备的差异,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时的视线角度都会影响点击操作的精准度(更多详细介绍可在文章后所附原文链接查看)。为此Steven Hoober提出为界面元素分别设计视觉目标和触控目标(即我们常说的热区)的建议。如点击文章中的网址链接(视觉目标),我们不需要精准地点击到链接上的字母,而仅仅需要触发它周围的方形区域(触控目标)即可产生跳转到该网站。在不影响视觉效果的基础上,适当放大触控区域可提高操作的精准度。
另外一个将视觉目标和触控目标分开设计的方法即为我们常说的手势操作,如上文所述手机使用过程中单手和左手操作的用户比例都比较大,好的单手操作手势设计能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误操作,给用户带来惊喜。为此,笔者在下文中总结了现有APP单手操作中的4类用法。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