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2014,移动互联网创业也到了生死关?

2024-08-15 王柯团队
2014,移动互联网创业也到了生死关?

经历了过去两年雨后春笋般的竞技后,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发现,日子并不好过。

移动互联网被视为未来10年最大的创业机会,但是,整个2013年,这个黄金行业的创业者却经历的是生存艰难、互联网巨头密集收购甚至悄然放弃。人们发现,真正成为智能手机标配和明星应用的不过是少数,也有应用切入一细分群体可斩获大量用户,如唱吧、陌陌等。

但多数应用的创业者做的都是刚需应用之外的长尾应用,自身产生营收很难,推广和运营又需要大量资金,寻找巨头收购或者战略投资成为最佳路径之一。一旦被收购或被投资,应用创业者进入了安全区。但并购的也不过是少数,更多创业者在苦苦支撑,寻求转型,实在经营不下去了,只能选择倒闭。

“很多创业项目都变成了公益项目。2013年到现在为止,早期团队都没有出什么好的项目。或者说,一年出10个,但是有500家VC在那等着呢。”豆果网创始人王宇翔说。

VC的日子同样不如从前风光。过去两年,红杉资本、经纬创投、IDG等机构在移动互联网上投资激进,但两年过去后,却很难退出。他们一方面在寻求新项目的投资机会,但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如何退出上。

“大多数投资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是无法通过应用盈利正常退出的,VC无非是三种办法:拉新投资进入,寻找应用的买家以及所投资公司之间的相互并购。”一位资深投资者如此描述今年的投资路径,“总之,项目不能烂在手里。”

“移动互联网的二次创业窗口期即将结束,第二代移动互联网创业已经走向尾声。”UC优视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何小鹏总结说。

转型、商业化成两难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窗口期起于智能手机的人口红利。智能手机的加速普及,无论是大型互联网公司,还是中小型创业者,都在移动终端和数据的不断推高之下,争相把自己的创意和机会转化成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

多数创业者,即使是此前有着大公司高管的经验,自己创业后多半遭遇着产品发展不达预期、勉强维持或者被迫转型的痛苦。

“我现在的工资不及在酷6做CTO的一个零头,感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圈里的朋友看到我现在的状态都不敢创业了。”原酷6CTO、爱摄汇创始人赵亮对腾讯科技感慨。

2011年,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刚起时,他选择从酷6辞职开始在微视频领域创业,最初的应用是“爱摄汇”,做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中国用户并不爱分享,且受制于流量等原因,用户原创内容(UGC)比较少且质量比较差,于是他转型做粉丝团,粉丝团做了一段时间,用户达到了800万,他最近又在推出新的App应用米拉,主打30秒K歌软件。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