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轻应用,做什么?怎么做?

2024-08-15 王柯团队
轻应用,做什么?怎么做?

注:本文为极客公园观察家 UC优视总裁何小鹏对近日流行的轻应用概念的解读系列的第三篇。

今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配合腾讯力推自己的微信公众帐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都知道招商银行在微信上有个公众帐号能缴信用卡账单,但对推出更久的招商银行 App 却没什麽印象。

这个例子能说明,现在新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或传统企业,也许更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合理利用超级 App、生成轻应用来导入和激活用户,而不是从零开始建设“基础设施”。

这篇文章就从产品层面出发,与各位探讨一下轻应用的开发。

老兵增值,新兵突击

我在《轻应用,不只是Web App》中提到,轻应用能提供立体高效的分发体系,并大幅降低开发成本。所以理论上说,除了对系统底层能力要求极高的应用(例如 3D 动画制作),其他的都应该考虑布局轻应用――它是已经占据移动互联网山头的 Apps 另一个重要增量渠道,新进者、长尾应用则可以把轻应用作为主打产品形态。

前者属于原有品牌基础上的二次增值。而长远来看,我认为后者会是轻应用生态的规模主体,包括传统企业的移动信息化(轻企业应用)、HTML5游戏(轻游戏)以及中小 PC 互联网服务商的迁移,建议大家多关注。

先说轻企业应用

照现在形势来看,传统企业针对各式各样的硬件开发 Native App,然后自己做发行和活跃,真的很不容易,也没必要。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著名旅游景点需要做个移动应用,供用户查询信息、订门票。如果做 Native App,之前的思路是“研发――推广营销――获取用户(安装)――提升活跃度――盈利”,整个链条节点是串联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每个环节用户和效益都会出现流失。

但如果做的是轻应用,就能让其中几个环节的关系转化为“并行”。例如这个景点的 Web App 开发完成后,可以接入 UC 浏览器的网页应用中心免费推广,也可以付费到搜索引擎、门户网站、流量联盟或导航站推广,用户点击链接就能访问到相应的服务界面(所点即所得),有进一步需求的用户形成付费购买行为(盈利)。而不管付费与否,这个轻应用都可以通过 UC+ 应用书签等方式,提示用户保存,方便二次使用(用户获取、活跃度提升)。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