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苏宁放出消息要做类似微信的社交APP,让最近已经处于焦灼状态的移动社交市场再添了一把火。
移动IM江湖已经非常之热闹:微信独大,易信短短两个月收获3000万用户,挟网易和电信的资源挑战微信、日本的Line开始在上海投放广告、以“约炮”起家的陌陌在转型,米聊偏安发烧友市场、来往被阿里上下强推……
移动社交还有什么好做的?无非就是熟人和陌生人,大佬们和先行者们都吃透了。
不过直到现在,仍然一直有新的“傻X”重进这片火海,除去毫无新意的纯跟风产品,其中不乏一些有着独立逻辑和定位的产品出现,对于“微信”等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些产品的创业者们有着更清晰的思考。
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炮灰被迅速遗忘,但是他们对产品的思考和创新产生的价值,或许远比一款成功的社交产品有价值,网易科技挖掘的一些“渺小”的移动社交创业者,目前他们的用户还没有过百万,不过他们对社交的思考和实践所产生的价值,或许远大于成败本身。况且,谁说就一定没机会呢?
1.某某的二度人脉逻辑
从现在的产品看,“某某”并不是一款太像模像样的产品,用户打开某某,翻看被推荐的人,点击“约她”发出约会邀请,如果对方接受,双方还可以进行即时沟通,而沟通的方式就是已经泛滥的――阅后即焚。
除了阅后即焚,这款产品看上去与陌陌并没有太多差异,用户又没有陌陌多,你很难明白为什么当初徐小平会看上这样一个项目,还为它指定了名字,也很难理解为何其联合创始人叶雯佳放弃海外投行的百万年薪加入这样一个潘客哦印?/p>
“我们是做‘二度人脉’。”叶雯佳在谈到与微信和陌陌的区别时提到了这个词,这是某某的产品逻辑出发点。
二度人脉简言之就是朋友的朋友,QQ已经在PC上通过“你可能认识的人”把这一关系做的很透,不过微信并没有挖掘这一关系链条,而陌陌则完全是陌生人关系。
“线上社交要么是微信,一度人脉,要么是陌陌的陌生人,在线下,你扩展人脉的最有效路径通常是朋友的朋友,这就是二度人脉的机会。”叶雯佳说,二度人脉是一个夹缝市场。
目前某某会通过双向关注、互动频率、活跃度等信息通过算法给用户推荐约会对象,这一约会对象就是用户双向关注的微博好友的朋友,叶雯佳介绍,在下一步,用户将可以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共同好友是谁,同时在账号系统引入后可以把个人信息精确化,就与微博的“共同好友”有了差别,用户可以看到自己是通过哪个好友认识对方的,同时通过工作、学校等信息进行更精确的匹配。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