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知乎玩UGC还是PGC?两者并行才是内容成熟的表现

2024-08-15 王柯团队
知乎玩UGC还是PGC?两者并行才是内容成熟的表现

最近在知乎翻到了个2011年的问题――“用户生成内容(UGC)和专业生产内容(PGC/PPC),谁会成为未来互联网真正的主流?为什么?”,虽然“主流”一词太为空泛,难以具体定义,但是问题方向本身颇具讨论价值,因此陆续回答也很多。

UGC和PGC,哪一种模式更适合互联网内容机制的产生和运营?这个一两年前在微博和知乎都引起过讨论的问题,到现在似乎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

说一说个人看法:UGC和PGC两者并不矛盾,不但并行不悖,而且需要相辅相成。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内容向产品,不论网站还是社区、视频平台、音频平台、甚至新形态下的媒体,莫不如是:UGC负责内容广度,主要贡献流量和参与度,而PGC维持内容深度,主要树立品牌、创造价值;两者缺一不可。产品的管理团队和内容的运营者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来吸引和激励用户使用并产生内容,然后从中挖掘出有潜力的用户,给予他们更好地展示机会,通过他们创造的内容吸引该行业/内容方向的其他更多普罗大众用户,再不断往复循环。(至于内容变现的事情,是依托内容根基才能积累的上层建筑,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列。)

比如最近和投资圈的朋友交流经常提到的知乎,就是社区方面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社区最重要的在于机制和用户,通俗点说,就是“算法和人”。知乎的算法有改进的空间,但客观来说逐渐达到可接受的程度。独到的算法保证了类似豆瓣、知乎这样社区的机制完善和更好的内容呈现。继而,知乎才能遵循“认知盈余”这一概念的实践聚集到一个小众的比较理性的用户群来尝试实现UGC模式――不依靠物质奖励,而是依靠彼此的实际需求、(对于某特定领域知识和经验的需求)和互相认可(赞同投票等机制)来源源不断地产生内容。

而知乎有段时间的最大局限在于话题多集中在科技、商业、互联网这些领域,U的层级不够大,范围不够广,更像是IT或者互联网小圈子内的自娱自乐。既然不是单纯面向IT互联网的垂直社区,那么不吸引更多的大众参与进来的话,就没有发展前途。知乎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它在维持原有社区氛围的同时,开始面向更广阔的群体吸引更多的用户,这一任务最自然和低成本的方式也是依靠一些专业领域的用户来完成的,属于PGC。最近一年左右,你可以发现,微博上一些比较热门的科普、专业性内容,点开长微博后来源多为知乎(还有果壳,果壳更科普一些),不仅仅是科技互联网领域,也有电影、音乐、健康、心理、文化等多个方面。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