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2014,头脑风暴VS思维传递?

2024-08-15 王柯团队
2014,头脑风暴VS思维传递?

当一个团队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头脑风暴是最常用的方法。领导者会先组建一个小团队,然后设立一些基本规则。通常大家开动脑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越多越好。最后,团队成员们会把这些想法优化升级,得到最棒的创意。然而,这种传统的头脑风暴的效率并不高,参与者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评估一个想法――团队系统处于单任务运行状态。我们针对这个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头脑风暴方式――思维传递(Brainwriting, 又被称为书面头脑风暴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同样的时间内产出更多的好主意来。

什么是思维传递?

当我在教授“交互与原型设计”这门课程时,常常会需要让学生开动脑筋。在课程的一开始,我会和这些年轻人讨论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聪明才智。因为“头脑风暴”的知名程度,我会先从它开始。很显然,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绕过上述的传统头脑风暴方式的缺点。这之后我就会引入“思维传递”,展现它的价值,并且说服大家这东西可以作为头脑风暴的替代方法。在课堂上,这个陌生的词常常会引起大家的好奇。

“思维传递”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参与者不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要把它们写在纸上。之后,每个参与者要把这张纸传给旁边的人,第二个人在前者想法的基础上写上新的主意。几分钟过后,再继续传递。整个过程会持续 10 到 15 分钟,最后组织者把大家手里的纸收上来,贴在墙上展开讨论。

根据我的经验,“思维传递”比传统的面对面口头头脑风暴能够产生更多优质的想法。因为它避免了一堆参与者在评估一个创意时同时发表意见的冲突问题,而且也避免了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出现跑题,产生大量冗长无关的讨论。

什么时候适合进行“思维传递”

  1. 参与者太多,不适合组织头脑风暴的时候。比如在一个有500人参加的会议上,如果你想看看大家的想法,你只需要每个座位上发一张卡片,抛出你的问题,然后就让大家开始在卡片上写出创意并依次传递,一分钟传递三次。
  2. 你的组里面有一些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
  3. 所在公司或者组织的文化不喜欢想法太过异想天开或者偏离主题。
  4. 你的时间有限。我曾经需要针对某个网站的访问体验向产品团队征求意见,我使用了思维传递这个方法,在10分钟内就收集到了50个不同的问题!想想看如果是传统的头脑风暴,场面一定十分混乱。
  5.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