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6 月 23 日返回硅谷第二天,听说周鸿?正在硅谷,可能与谷歌开发者大会有关,并在当夜与硅谷无线科技协会有个交流 -:)。以前在国内做科技报道,常常听到创业者和投资人和我说定期会来硅谷看星星,意为“为创新充电”。
周鸿?此次硅谷之行收获了什么?以下是两天前他在首届福布斯中国创新峰会上做的演讲,有关对硬件和制造业的未来看法,Enjoy the insight.
我刚从美国回来,我每年到美国去一次主要是充电,因为虽然我们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非常蓬勃,大家也听到很多都是巨头的东西,跟你没啥关系。我们互联网有这个发展,其实我觉得更多不在于创新,而在于人口红利,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所以很多很简单的生意模式,只要有这么多用户一嫁接,我们也会产生很多高水平的公司。但是真要创新,真要到硅谷去,我在硅谷拜访很多美国 VC,问他怎么看未来趋势,因为 VC 永远是在看未来的公司。
第二个我会见很多创业公司,因为听很多创业公司讲他们一些靠谱或者不靠谱想法,你就能感觉眼界被打开,所以我管它叫创新的充电。这次在美国赶上谷歌宣传它的策略,所以我总结起来一个在美国最热的概念,一个叫 IOT,也就是过去我们所说的“物联网”。物联网这个词我自己觉得不是很贴切,都是炒概念,它没有真正跟老百姓消费,没真正跟老百姓用户生活结合,我觉得 IOT 这个词很贴切,就是任何事情都要把它互联化,都要把它变成智能设备,都要把它跟互联网连接。
还有个比较热的事就是机器人,很多东西一旦加入这种云端,这种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处理,比如深圳有家公司叫大江做四轴六轴的无人机飞行器,其实这里面加上云端的智能控制,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是机器人,所以把这两个概念相结合。再看看谷歌今年发布的几个产品:安卓和汽车的结合,安卓和手表可穿戴的结合,安卓和电视的结合,还有安卓和智能家居的结合,你会意识到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所以我很认同周总编观点,一个更让人激动创业的时代会来临。很多创业者感慨中国互联网已经逼尽,过去是把你咬死,现在是把你吃下去,它垄断了更多用户和流量,包括中国原来五亿电脑互联网用户。现在中国已经有十亿手机用户,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现在看未来,今天如果我们再跟小米比拼手机或学巨头做什么即时通讯,我觉得已经是被别人抓住机会,要把目光看向今天刚刚启动的项目上,尽管它可能在三五年后才会真正爆发,但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很多创新公司创业的机会。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